7月15日至18日,我院“苍南栖创”实践团于温州苍南县灵溪镇开展文旅融合专题调研,系统考察了当地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活化现状,具体情况如下:
一、传统文化保护与空间更新
调研发现,灵溪镇非常注重传统建筑保护与现代功能的融合。在狮山区域,“水月人家”滨水住区的浙南白墙黛瓦体现传统美学意境。狮山公园通过双马窑改造,提升了环境品质。宋窑遗址及周边老字号店铺的手工技艺,成为吸引游客沉浸式体验民俗的活态文化资源。

花灯
二、文旅业态创新与实践
当地深度探索“传统基因+现代运营”路径获得显著成效。
一是节庆活动品牌化:龙虾节、龙舟节等活动已形成了区域文旅特色,2024年网红仿日餐厅凭借龙虾节创下月营业额60万元的丰硕成果。
游船
二是主题空间创新:青岛白啤花园融合绿植景观与品牌IP,现代主题驿站吸引着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荷花园的盛夏吸引着亲子游客人;清欢小院则以古韵庭院吸引着青年们的眼光。

游船
二是主题空间创新:青岛白啤花园融合绿植景观与品牌IP,现代主题驿站吸引着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荷花园的盛夏吸引着亲子游客人;清欢小院则以古韵庭院吸引着青年们的眼光。

民居内绿植
三是消费场景升级:古风茶饮区的传统茶艺融合风味创意包装,满足人们“打卡”分享的需求,拉近了传统文化与青年的距离。

古风茶饮区域
三、社区参与与发展动能
通过对当地居民访谈,调研团队发现,当地居民普遍反映旅游业深度发展带动了生活形式创新,各类特色小吃、路边的便利店受益于旅游知名度提升,增收令小商户们脸上笑靥如花。傍晚,居民与游客共赏戏曲和互动,更体现出文旅发展对社区活力的引领。
总结:灵溪镇通过建筑空间改造、节庆品牌打造、业态年轻化转型等措施,推动乡村文旅提质,其中荷花园的原生态保护、清欢小院的沉浸式体验更是为优化乡村旅游产品提供了实证,为实现“文化可参与、空间可沉浸、历史可感知”的文旅融合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栖创实践团合照
图片/沈云云 虞璐 毛梓苧
文字/欧阳娇磊
终审/董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