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蒲公英13号驿站”实践团赴临安区图书馆开展环保与艺术教育课程(三)


【发布时间:2025-08-28 09:33:19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近日,我院“蒲公英13号驿站”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与临安区图书馆一起设计的以“激发自然热爱·培育环保与艺术创造力”为主题的系列环保与艺术教育课程已经落下帷幕。团队通过此次创意课程,启蒙了儿童的环保意识。

图1 宣讲过程

在这次课程当中,团队成员进行了以“环保教育”为主题的宣讲,通过这次宣讲,给孩子们普及了许多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初步建立环保认知。在宣讲结束后,成员们又组织了一场趣味问答,孩子们能在这个趣味问答中巩固刚刚学到的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图2 趣味问答

在“画我心中地球”的创作环节中。孩子们认真构思,用画笔描绘出他们眼中的环境保护。有的细致勾勒出分类垃圾桶和可回收标志,有的画出自己正在捡拾塑料瓶的场景,还有的将地球画成一个被爱心包围的洁净家园。稚嫩的笔触下,是他们对环保最直接的理解和最真挚的愿望。实践团成员穿行在孩子们中间,俯身与他们亲切交流,耐心倾听每一个环保创意背后的想法,并通过提问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随着一幅幅充满童真而又意义深远的画作逐渐完成,此次活动成功地将环保意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种子。整场活动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进行,成为一次融环保教育、艺术表达与社会实践于一体的成长体验。

图3 学生自主创作

图4 实践团成员与学生交流想法

实践团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带领孩子们通过绘画表达对地球的想象与情感。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展现出对自然环境的纯真热爱,也逐渐建立起保护地球的初步意识。实践团成员借助专业背景,将美育与生态教育有机结合,在互动中启发儿童潜能,同时增强了自身的社会服务意识和专业运用能力。活动不仅是一次教育实践,更是一场心灵与价值观的培育。团队今后将继续推进此类活动,把自然之美、艺术之趣和责任之识传播给更多孩子,像蒲公英一样让希望的种子四处生长、开花结果。

图5 团队成员合影

图片/孙佳芬、朱偌彤、朱易凡

文字/傅子瑄

终审/董雨鑫



上一条:【园林学院】“山水赋能,青鸢展翅”实践团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

下一条:【园林学院】“蒲公英13号驿站”实践团赴临安区图书馆开展环保与艺术教育课程(二)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