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蒲公英13号驿站”实践团赴临安区图书馆开展环保与艺术教育课程(二)


【发布时间:2025-08-27 09:28:59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8月17日至18日,我院“蒲公英13号驿站”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延续首日“激发自然热爱·培育环保与艺术创造力”的主题,实践团进一步深化课程内容,通过更具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持续引导孩子们在艺术表达中理解环保、热爱自然。

图1 宣讲变废为宝过程

8月17日,实践团以“变废为宝”手工课开启新一天的课程。孩子们利用废旧纸张、瓶罐、布料等材料,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发挥创意,制作出笔筒、装饰画、小玩具等手工作品。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让他们直观体会到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植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环保理念。

图2 共同设计制作

18日的课程以“环保戏剧小剧场”为主线。实践团提前编写了简短生动的环保剧本,围绕“森林守护”“海洋清洁”等主题,组织孩子们分组扮演不同角色。通过情景表演,孩子们亲身体验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过程,理解个体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排练和表演过程中,笑声不断,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潜力得以充分激发。

图3 设计剧本

为期三天的课程在掌声与收获中圆满结束。孩子们带着自己创作的作品与满满的成就感和实践团成员依依道别。许多家长反馈,孩子回家后主动分享环保知识,甚至提出要减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等具体行动,教育效果初步显现。

图4 构思理想家园

“蒲公英13号驿站”实践团此次临安之行,不仅通过多元艺术形式激发了儿童对自然和环保的兴趣,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锤炼了大学生的组织协调、专业应用与社会服务能力。未来,团队将继续优化课程体系,拓展服务范围,让艺术与环保教育如蒲公英般飘散更远,扎根更深。

图5 最后合影

图片/孙佳芬、朱偌彤、朱易凡

文字/郑祎

终审/董雨鑫



上一条:【园林学院】“蒲公英13号驿站”实践团赴临安区图书馆开展环保与艺术教育课程(三)

下一条:【园林学院】“苍南栖创”实践团赴温州苍南灵溪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