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柚见果香”实践团赴永嘉县碧莲镇石背凹早香柚种植基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四)


【发布时间:2025-08-19 09:00:26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7月16日-17日,我院“柚见果香”实践团在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王美燕带领下,深入永嘉县碧莲镇,探寻“一棵母树缔造的产业奇迹”。从99岁胡浩妹老人守护的百年早香柚母树,到覆盖7000多亩山林的产业版图,永嘉早香柚正以“传承+创新”书写乡村振兴新篇。

一、百年守望:从无心之种到产业之根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粒福建蜜柚种子在碧莲镇鱼仓村落地生根。年幼的胡浩妹见证其从幼苗长成果树,儿子偶然摘下的果实,以清冽香甜打破当地土柚酸涩的认知。这棵“无心之种”成了如今的早香柚母树。

实践团成员早香柚奶奶合影

守护母树成了胡奶奶的毕生事业。如今虽年近百岁,提及1988年“永嘉早香柚”定名、1995年获全国农博会金奖,仍难掩自豪。2024年,王美燕团队启动“母树救护工程”,通过树体修复、病虫害防治、周边环境整治让母树重焕生机,实践团更着手建立数字化保护档案,延续守护传奇。

王美燕教授给村民讲解柚树保护措施

二、产业崛起:科技赋能与规模扩张

早香柚的产业化始于上世纪80年代。林业技术员周良东带队以当地土柚为砧木,嫁接母树枝条,实现“核少质优”突破,培养首批嫁接技工;1989年,该品种获浙江柚类魁首、全国优质水果第八,声名鹊起。

早香柚

如今,碧莲镇早香柚种植面积达7000亩,年产量8000吨,年产值超8000万元,带动3000多户农户增收,3家企业跻身县级农业龙头企业。石背凹早香柚基地最初由几户村民承包种植,承包期30年,每户种百余株至二百余株不等。因品质优良获可观效益,后经土地流转由强村公司统一运营,建成180亩配备滴灌、轨道运输系统的标准化示范园。

三、三产融合:从果园到文旅的跨越

早香柚项目成功落地2025年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总投资3000多万元,同时撬动社会资本772万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碧莲镇正以“农业+”撬动全产业链价值。连续12届早香柚文化旅游节,串联市集、乱弹文化展示等活动,吸引游客打卡。

孙镇长接受采访画面

面对周边竞争,当地秉持开放态度:“市场供不应求,欢迎合作共赢。”同时,地理标志申报推进中,种质资源库建设启动,为产业注入持久动力。

碧莲镇石背凹早香柚基地

从胡奶奶的“土法护树”到科技团队的系统管护,从单株母树到万亩果园,永嘉早香柚不仅是“致富树”,更书写着“人树共生”的乡村振兴答卷。

图片/金敏丽 杨欣颐 陈华兰

文字/王美燕 陈华兰

终审/董雨鑫



上一条:【园林学院】“野趣求知”实践团赴遂昌县龙洋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

下一条:【园林学院】“山水赋能,青鸢展翅”实践团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四)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