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山水赋能,青鸢展翅”实践团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四)


【发布时间:2025-08-16 08:53:57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8月1日至3日,我院“山水赋能·青鸢展翅——青山自然课堂研学设计与实施”少年观鸟博物小分队走进杭州市青山村,依托优质生态资源,以自然为课堂,深入开展乡村生态教育与实践融合活动,开启一段以专业知识引导、在地资源支撑、多方协同参与的研学新篇章。

团队合照

青山村作为杭州市重要水源地之一,拥有近80%的森林覆盖率,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屏障”。500余亩水源涵养林依托龙坞水库实现良性循环,“善水基金”助力生态共治,共同守护这片山水净土。白鹭、翠鸟等野生鸟类频繁出没,生态系统生机盎然,乡村传统农耕文化与自然生物多样性交汇交融,为村庄赋予独特的生态教育价值,成为浙江乡村振兴背景下“人—自然—社区”和谐发展的典范。

本次研学实践活动由浙江农林大学徐曦老师指导,风景园林学院硕博联合团队策划与执行,青鸢野鸟会与青山自然学校深度合作,共同构建“生态认知—自然体验—社区共建”三位一体的实践体系。团队以生态修复、景观规划、环境教育等学科为依托,设计涵盖观鸟科普、溪流调研、自然手作、环保传播等多个板块的课程体系,强调专业性、趣味性与在地性的深度融合。

晨间观鸟

在两天的研学实践中,青少年学员通过晨间观鸟、野外辨识、农田走读、水质监测等环节,深入了解鸟类习性、植物分类与水体生态;在自然艺术创作与生态手工课程中,激发创造力与表达力;通过“创意环保小摊”社区交流活动,提升沟通能力与公众参与意识;在团队协作中培养责任感与集体意识。每一次观察与记录,每一件手工作品与自然合影,都是他们成长的绿色印记。

农田、溪流户外实践调研

自然艺术创作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生态教育体验,也为乡村生态教育提供了生动示范。团队将课堂延伸至田野,让知识扎根于土壤,在人与自然的共处中拓展教育边界,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构建“生态—教育—文化”多维融合的可持续路径。

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自然教育+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推动更多高校资源、社会组织与乡村社区的协同合作,让生态教育真正走进乡村、落地生根,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青春智慧与专业力量。

图片/徐志轩

文字/林舒娅 施虹宇

终审/董雨鑫



上一条:【园林学院】“柚见果香”实践团赴永嘉县碧莲镇石背凹早香柚种植基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四)

下一条:【园林学院】“山水赋能,青鸢展翅”实践团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二)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