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山水赋能,青鸢展翅”实践团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二)


【发布时间:2025-08-14 08:43:32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8月2日,我院“山水赋能,青鸢展翅”社会实践团,踏上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青山自然学校开展自然教育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对青少年进行自然教育,深入探究高校与乡村联合育人、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相融合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并为后续的乡村生态教育提供范本。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带领儿童使用自然材料制作名牌,以青山村所见的自然物作为自然名建立身份认同,开展破冰游戏,奠定团队协作基础。

指导孩子们制作自然名牌

紧接着团队成员通过图文课件系统讲解青山村历史沿革与生态特征,帮助儿童建立自然认知框架。

团队成员为孩子们介绍青山村

下午的课程构建“理论-采集-创作”三级体系,团队成员向儿童解析植物分类学基础及昆虫鸟类纲目特征,通过图文对照强化认知。随后在成员全程监护下,儿童运用专业工具收集植物样本,规范操作捕虫网观察蜻蜓、蝴蝶等昆虫特征。

老师为孩子们讲解沿途植物

团队成员带儿童课堂认知鸟类

晚间自然艺术创作课堂充满童趣氛围。孩子们用木槌敲打叶片与花瓣,将植物拓印在扇面和手帕上,观察植物的独特纹理;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在欢声笑语中诞生,自然知识完成了从课堂到生活的转化,成为次日公益市集的特色展品,印证了体验式教学的科学有效性。

儿童制作植物标本

团队合照

本次实践是高校学子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团队将持续深化课程体系,持续深化将乡土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本的实践,为万千乡村提供可复制的自然教育样板,让更多“山水赋能”的种子在乡土中国茁壮成长。

图片/吴施洁

文字/吴施洁

终审/董雨鑫



上一条:【园林学院】“山水赋能,青鸢展翅”实践团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四)

下一条:【园林学院】“艺筑溪山”实践团赴安吉县大溪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