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共同举办的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征集活动结果公布,我校喜获多项荣誉。浙江农林大学团委获评“优秀组织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筑梦乡村,共赢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荣获“优秀视频团队”;环境与资源学院冉琰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环境与资源学院王雨豪同学荣获“优秀通讯员”。
浙江农林大学团委聚焦育人初心展现青春担当
今年暑期,我校共有235支实践团队参与本次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征集活动,组织3339名学子,奔赴全国19个省,108个地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培根铸魂,在理论宣讲里读懂中国方案,在志愿服务中展现青春担当。浙农林大学子在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实践教育入脑、入眼、入心、入行,于中青网累计投稿516次,成功发表稿件139篇,其中文字稿111篇、图片稿18篇、视频稿10篇,真实刻画了我校青年学子响应时代号召,深入基层,走进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怀抱家国情志,奉献青春力量,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大地上绚烂绽放的生动故事。
学校党委对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高度重视,校党委书记沈满洪与实践团一起实践调研,校长沈希出席科技特派员师生团志愿服务总队出征仪式,校党委副书记施美红、副校长沈月琴分别对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指导,深入实践一线,走访慰问实践团队。
校党委书记沈满洪赴淳安县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起实践调研
校长沈希为学校科技特派员师生团志愿服务总队授旗
校党委副书记施美红赴临安区走访慰问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副校长沈月琴赴建德走访慰问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浙江农林大学“筑梦乡村,共赢未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浙江农林大学“筑梦乡村,共赢未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由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等各专业中的优秀学生组成,在冉琰老师、李婷老师、丁丽霞老师的指导带领下,先后前往了杭州市临安区月亮桥村、指南村、党群服务中心、浙西大峡谷花卉种植基地,嘉兴市乌镇镇陈庄村、横港村、云享乌镇、北斗航天应用中心等地开展社会实践。
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个人访谈、小组座谈会、问卷调研等诸多形式,考察各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模式,学习调研未来乡村建设途径。共发放问卷200余份,撰写感悟16篇,制作视频7个,开展志愿服务1次,各级媒体报道宣传相关实践活动200余次,提出了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新模式等一系列具有可实践性的措施和建议,为乡村振兴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优秀指导教师:冉琰
冉琰,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讲师,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和农业农村发展研究。曾指导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百强精品案例、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青春影像奖、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百强团队等荣誉。
2022年担任浙江农林大学“筑梦乡村,共赢未来”大学生暑期实践团的指导教师,围绕“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模式”主题,带领实践团队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浙江省嘉兴市等地开展调研,指导团队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调研、访谈等形式,对浙江省多个未来乡村试点村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助力“两个先行”。始终坚持把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重要平台,指导学生发挥专业优势。
优秀通讯员:王雨豪
王雨豪,环境与资源学院2020级学生,浙江农林大学“筑梦乡村,共赢未来”大学生暑期实践团的团队负责人。在团队中主要负责社会实践的信息收集、方案制定、任务分配、照片拍摄与文稿撰写等工作。在实践团外宣工作中,以中国青年网的文稿撰写与投稿为主,带领团队撰写实践感悟16篇,制作视频7个,团队实践活动获各级媒体报道宣传200余次。此外,还与实践团其他成员共同撰写了《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调研报告,并对未来乡村建设浙江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据悉,本次“镜头中的三下乡”经报名审核、作品发布、网络展示、综合评审等环节,共遴选出200个优秀组织单位、200支优秀文字报道团队、200支优秀图片报道团队、200支优秀视频报道团队、188名优秀指导教师、176名优秀通讯员、50个优秀作品。
(校学生会 汪鹏飞、朱雨洁/文 浙江农林大学学生会社会实践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