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走进红色热土,赋能乡村振兴
——浙江农林大学“岱青瓯行,红韵赋绿”苍南实践团
实践团简介
团队名称:浙江农林大学“岱青瓯行,红韵赋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指导老师: 张帅
团队成员: 王蕾、沈瑶红、王卓玥、黄舒滨、陈荧荧、林欣怡、陈坤、张钰格、陈萱、俞悦、张雅歌、胡浩祥
为贯彻我校三干精神,致力苍南县南山头村红绿资源深度融合与高效利用,2025年7月1日至7月7日,我校“岱青瓯行,红韵赋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的6名学子赴温州市苍南县南山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参观共富茶园、红色景点、与村党支部书记深入交流,在辽阔大地上书写独属于南山头村“红绿融合”的乡村振兴画卷。

(合照)
一:到达五凤,采访书记
7月4日实践团成员从五凤乡上山前往村落。在南山头村潘孝省书记的介绍下,他们了解到当地两大产业发展现况,红色景点开发卓有成效,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67万元。然而由于景区的宣传力度尚缺、劳动力不足等问题阻拦了当地进一步特色发展。如何吸引年轻人返乡、留住年轻人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采访潘孝省书记)

(队员前往五凤乡)
二:前往钱王陵,观察周边景点及基础设施
采访结束,实践团成员在驻村干部陪同下前往钱王陵和观音像,同时调查绿色产业。钱王陵中承载着南山头村的深厚历史底蕴。调研沿途不乏许多山色风光,具有强大的旅游景区发展潜力,但该团队敏锐地发现人文景观上的提升空间,例如由于时间久远疏于保护,部分建筑处于闲置状态。除此之外,村里的指示牌不多,外来游客容易迷路,路途不便,很难达到游客的心理预期。在未来,如果对这些景点经过保护、宣传以及进一步开发之后,南山头村仍有希望能够成为有特色的网红打卡点,吸引游客,这也正是该团队正在努力的方向。

(普心寺旁因违建停滞的工程)

(队员在钱王陵进行观察拍照)

(整齐的茶叶梯田)
三:与共富茶园体验馆负责人交流
随着调查的深入,实践团了解到黄栀和茶叶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为解决前几日村民访谈时的疑惑,当天下午实践团前往共富茶园体验馆,与负责人进行交流。针对村民所忧“茶叶无人要”的问题,共富茶园体验馆董总进行了详尽解答:一般来说,茶企收购标准较为严格,对农药残留量、茶叶的采摘方式、采摘时间与鲜叶色泽等都会纳入企业收购的衡量范围,部分村民生产过程中忽视细节、不科学育苗,导致产出茶叶品质略差,所以才出现卖不出去的现象。由此,南山头村未来发展仍需聚焦茶叶种植质量提升,从源头抓标准,让产出契合市场收购要求。

(团队成员体验翻炒白茶)

(在共富茶园体验馆听工作人员讲解)
四:总结反思,实践感悟
此次活动展现了浙农林学子的精神风貌,实践团成员近距离观察了南山头村的自然生态、产业形态与文化风貌,深刻体会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与挑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收获了宝贵经验。
目前,该团队已经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多方访谈、地区发展规划文件等丰富途径掌握南山头村全貌,为南山头村设计了特色IP(村长命名栀薰)与特色旅游路线,网红打卡点策划案正在补充完善中。之后,该实践团将继续助力苍南县南山头村的经济发展,贡献大学生青春智慧与青春理论,融爱国教育与区域特色产业于南山头村乡村振兴的伟大工程里。

(部分团队成员在共富茶园体验馆合影)

(团队成员设计的IP栀薰/南小栀)
图、文/ 浙江农林大学“岱青瓯行,红韵赋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编辑/
初审/项光垌
二审/张帅
终审/李佳慧
出品/浙江农林大学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