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团学要闻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暑期社会实践】脚踏实地,“下姜筑梦团”落脚当地中药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12 14:46:40  阅读量: 次】


【暑期社会实践】脚踏实地,“下姜筑梦团”落脚当地中药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实践团简介

团队名称: 下姜筑梦团暑期社会实践团

指导老师:白岩、沈琼、张韵

团队成员: 徐翊钧、金奥、温成景、占博杰、韦承迅、毛振宇、张高深、沈哲、郑奕欣、叶婧莲、黄吉萍

7月6日,在科技特派员白岩及指导老师沈琼、张韵的带领下,下姜筑梦团实践团成员走进淳安县大下姜片区,深入葛根、艾草两大中药产业基地,展开了一场聚焦乡村振兴的实地调研。

2003年,浙江省为响应国家“科教兴农”战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此次“下姜筑梦团”实践活动正是由科技特派员白岩带队开展。2020年白岩正式成为“大下姜”联合体的科技特派员,聚焦于破解当地中药产业“品种单一”等瓶颈问题,推动全产业链升级,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上午,实践团一行人来到惊石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与公司负责人张荣朝展开合作会谈,会上了解了葛根面、葛根茶等葛根产品的发展状况,针对葛根种植面临的野猪侵扰难题进行讨论,当地计划采用 碎发防治法。此外,葛根产业新产品葛根饮料即将联合学校一同研发推出,产业发展形势蒸蒸日上。


1“下姜筑梦团”与惊石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负责人交流意见

随后实践团成员对负责人张荣朝进行采访,问题主要围绕葛根的加工过程展开,如葛根挖取,洗净,破碎,后得到葛渣和葛粉,再运用现代化真空吸附技术分离葛渣和葛粉,分离出的其他副产物,如水渣等,在近期也进行了新的开发,作为葛根饮料的前物加以利用,优化整体产业链。

2“下姜筑梦团”成员采访惊石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负责人

3“下姜筑梦团”在惊石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同负责人合影

下午,实践团来到浙江艾浙里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研,负责人首先介绍了艾草药用价值、产品应用,然后带我们参观了工厂内部,其中包括艾草的预处理、加工、包装出品等工序,值得注意的是内部的加工既包含现代的工业化生产,又在合适的基础上保留了古法的生产方式,既有创新现代化发展,又有传统适应性扬弃,发展形势稳步向好。


4“下姜筑梦团”成员在工厂内部参观

随后实践团成员对负责人进行采访,团队聚焦于艾草生产过程中功效的损耗和降损措施。负责人指出,在艾草的预处理阶段,包括采摘、脱叶、晾晒、压实、陈化等,会有部分药效不可避免地流失。而在加工成艾绒过程中,破碎过程产生热量也会导致药效损失,目前降低电机转速是比较有效的降损手段。综合来说,艾草加工工艺仍然具有巨大优化空间,未来可期。

5“下姜筑梦团”成员采访艾浙里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此次实地调研活动,“下姜筑梦团”成员深入“大下姜”葛根、艾草产业一线,通过座谈交流、实地参观、实时采访等方式,清晰勾勒出当地中药产业升级的生动图景。从惊石科技葛根产业链的延展创新,到艾浙里公司艾草加工中传统与现代工艺的有机结合,本次实践不仅为“下姜筑梦团”提供了具体实际案例,也进一步印证了“科教兴农”政策是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的核心驱动力。



6“下姜筑梦团”在艾浙里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合影



图、文/下姜筑梦团暑期社会实践团

编辑/

初审/项光

二审/白岩沈琼张韵

终审/李佳慧

出品/浙江农林大学学生会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走进红色热土,赋能乡村振兴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浙里两山颂 经纬万物生——红色GIS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环保科普实践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