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科技支农”的号召,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7月4日,在周湘老师的带领下,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共生菌肥斛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展开了对铁皮石斛的一系列科研活动。

此次活动以采集和识别在不同生境、培养目、生长阶段的铁皮石斛为主。通过对铁皮石斛的形态学与生物学学习,了解不同铁皮石斛的生长过程,明晰铁皮石斛不同部位的药用价值差别,为之后进行铁皮石斛实验品种做良种选择,生长因素分析,与共生菌分布之间的分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
采集之前,为了提高采集效率,进一步理解铁皮石斛的生长特征,小组成员从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的老师以及技术人员了解到了不同园区铁皮石斛的生长状况、培养模式和品种间的区别。在观看技术人员的采集操作示范后,小组成员分成两组,一组成员采集铁皮石斛,另一组成员对采集的铁皮石斛进行分装与标记。
以下则是小组成员学习到的采集不同生境下的铁皮石斛的方法以及本次采集过程。
一、土培铁皮石斛的采集
土培铁皮石斛为栽培于花盆中的铁皮石斛C-15,同时土培铁皮石斛位于大棚内,温度略高。周湘老师向小组成员讲解了铁皮石斛选取的注意要点:以成年铁皮石斛的鲜、嫩部位为佳。同时研究生陈莎妮师姐示范了如何高效地剪枝摘叶取花。由于季节原因,铁皮石斛部分花朵已成果,花已落下,留于植株体上的花不多,所以本组对植株未落花,地表掉落花,植株产果三块进行了采集。

二、树培铁皮石斛的采集
树培铁皮石斛为栽培于树主干并置于室外,模拟最贴近自然野生铁皮石斛生长模式的铁皮石斛C-15。周湘老师向小组成员讲解了一年生、二年生铁皮石斛的主要区别。因为本组需要采集营养成分较高,且鲜、嫩的铁皮石斛组织器官,故需根据植株具体生长状况进行选取采集。同时研究生王江宏师兄帮助小组成员采集了栽培于树干高处的铁皮石斛,避免了采集时组员因经验不足而跌伤的事故发生,保证了采集实践活动的安全性。采集分工与土培铁皮石斛采集方式相同,但由于树培铁皮石斛置于室外,树下青草遍布,故地表落花以及部分果触落后较难寻找,因此在采集完其他组织后,小组成员一同进行寻找。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各组员配合默契、分工明确、相互帮扶,增进了组员间的感情,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在经受了夏日烈阳、草海探寻、蚊虫叮咬等各种对组员意志与体能的考验后,每个人都受益匪浅。科研的道路注定是严谨而艰辛的,该团队关于铁皮石斛的研究也在逐步地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