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17日,浙江省农村科技特派员、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王美燕老师等带领“柚见果香”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围绕“一棵母树缔造的产业奇迹——永嘉早香柚百年传承与创新”主题,深入碧莲镇开展调研活动。团队实地走访早香柚母树、石背凹种植基地,并采访镇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金爱菊主任,探寻当地早香柚产业发展之路。

“柚见果香”暑期实践团与金主任合影
一、三十年耕耘结硕果,土地流转添活力
金爱菊主任介绍,石背凹早香柚基地(位于早香柚公园内)的果园1995年开荒种植,树龄已30多年。最初由几户村民承包种植,承包期30年,每户种百余株至二百余株不等。凭借早香柚的优质品质,农户们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金主任自豪地说,最多的一户年收入达30多万元,还有一户20多万,其余几户多在10多万元,早香柚真正成了农民的致富树。

早香柚种植基地
随着土地承包期到期,当地政府创新性地将果园承包给当地的强村公司运行,12年承包费共计180万元。“这笔收入将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早香柚品牌宣传,让集体和村民共享发展红利。”金主任表示,“不仅如此,强村公司的运营模式更有利于早香柚的统一管理和维护,便于推进和实施标准化种植,提高早香柚品质。2024年年底,碧莲镇获批温州地区唯一的2025年度省级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石背凹早香柚种植基地将建设标准化示范种植核心基地180亩,全部采用标准化种植、滴灌系统、轨道运输等先进设施。”


硕果累累的早香柚种植基地
二、品质为王守初心,专业管护铸品牌
碧莲镇早香柚以独特梨形外观和优良内在品质受青睐。其单果重约2斤多,果树平均产果百余个,优质果树可达二百多个、重四五百斤,但当地坚持“品质优先,兼顾产量”,会通过疏果保障营养供给,守护品牌声誉。为保品质,果园建立专业管护体系:十余人队伍分工明确,含队长、技术员、工人等,授粉、疏果等关键环节专人负责,还定期邀专家培训指导。从施肥配到病虫害防治均有科学依据,这是其打“品质牌”的底气。

碧莲镇早香柚

碧莲镇石背凹早香柚基地
目前,碧莲镇早香柚的地理标志申报正在审批中,未来还将从肥水一体化、生物防治等方面持续发力。“早香柚是碧莲镇的特色招牌,我们既要守护好这棵‘致富树’,更要让它在新时代结出更多硕果。”金爱菊主任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早香柚产业未来的信心与期待。
图片/金敏丽、杨欣颐
文字/王美燕、陈华兰
终审/董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