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e路青法·乡约生态”实践团赴基层开展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一)


【发布时间:2025-08-05 14:12:12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7月27日,我院“e路青法·乡约生态”实践团深入基层社区与乡村,聚焦“提升环保意识,筑牢法治根基”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面向农民、老人、儿童等重点群体,系统开展了环保法治宣传与科普教育活动,致力于提升基层群众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落地生根。

实践团成员合照

一、立足基层需求,锚定环保法治宣传新坐标

针对当前基层环保意识薄弱的现状,实践团致力于生态环保意识亟需提升的基层区域。本次实践旨在通过法规解读、案例讲解和实用技术推广相结合的方式,探索面向不同群体的精准化、实效性环保科普与法治教育新路径。

新建村村貌

二、深耕多元群体,探寻精准宣教实践路径

实践团与基层社区深入对接,确立了“法规普及、意识提升、行为引导”三位一体的实践方向。实践团成员系统走访了不同社区和乡村,针对性地开展面向农民、老人等群体的宣教活动。

(一)田间说法:法规案例与技术推广助农护绿

团队成员深入乡村,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通过剖析违规使用农药化肥、秸秆焚烧等案例,讲解其后果与危害,并推广生态种植等环保技术,引导农民科学种养、依法保护环境。

新建村劳动人民人们休息场景

(二)银龄科普:生活化环保知识守护社区家园

在社区活动中心等场所,成员采用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保护社区绿地的意义等。结合老年人关心的健康话题,阐释环境污染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引导他们成为社区环保的积极践行者和监督者。

实践团成员在村委会进行普法宣传

三、凝练核心价值,擘画绿色未来新图景

本次实践系统梳理了基层不同群体在环保认知的主要特点与需求。在下一阶段,实践团成员针对不同群体反馈,总结面向农民、老人、儿童的有效宣教方法,探索建立常态化的环保法治科普合作机制,为提升全民环保法治素养、共建美丽家园贡献青春智慧。

实践团成员对本地青年进行普法活动

图片/虞茜乔 方雨晴

文字/童于珂

终审/董雨鑫



上一条:【园林学院】“柚见果香”实践团赴永嘉县碧莲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二)

下一条:【园林学院】浙东运河杭州段城乡滨水空间与建筑现状调研实践团赴萧山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