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浙东运河杭州段城乡滨水空间与建筑现状调研实践团赴萧山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


【发布时间:2025-08-05 14:06:23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为深入探究浙东运河杭州段滨水空间与建筑现状,聚焦运河保护与协调发展难题,我院浙东运河杭州段滨水空间与建筑现状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4日至7月16日,先后赴杭州市萧山区西兴、城厢、新塘及衙前地区开展调研。

一、聚焦滨水空间,揭示风貌隐忧

在城厢地区,团队发现运河南北岸发展失衡:南岸建筑存在立面色彩杂乱、材料使用不当及违规搭建等问题,滨水空间利用不足,与北岸有序规划形成反差。

城厢-建筑现状

新塘地区建筑风貌协调性缺失——屋顶形式多样、立面风格与材料混乱,缺乏统一性。且部分居民随意丢弃垃圾、破坏植被、侵占河岸等行为损害生态景观,政府整改效果待提升。

新塘-建筑现状

二、跨域交界之困,探寻保护典范

衙前地区是萧山区与绍兴交界地带,暴露出行政区划差异导致滨水空间割裂、建筑风貌管控尺度不一、空间利用方式迥异等问题。工业区存在倾倒建筑垃圾、侵占破坏滨水空间及损毁绿化步道等问题,对运河历史风貌保护构成威胁。

衙前-滨水空间现状

然而,团队也发现积极范例:部分河段通过管控与立面整治,较好保留传统风貌,建筑风格协调统一;有关部门对古河堤、“车水缺”等遗迹设置标识,为文化遗产传承提供示范。

衙前-区域内建筑现状

三、探访运河起点,领略古镇遗韵

作为浙东运河起点,西兴地区是本次实践重要一站。西兴地区经过保护整治,现建成旅游区。滨水空间依据“一房-一河-一街”的传统格局进行保护整治,对浙东运河沿岸规划具有示范意义。

西兴-滨水空间现状

建筑风貌方面,西兴地区管控效果较好,但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部分建筑存在私搭乱建问题,严重破坏立面完整性与连贯性,破坏西兴地区建筑风貌整体性与协调性。

西兴-建筑现状航拍图

四、实践凝练成果,献策运河未来

行走千年运河畔,团队对规划与遗产保护理解逐渐加深。针对发现的问题,将系统梳理优化建议,并提交相关部门。核心目标是推动运河沿岸景观环境提升与历史风貌保护,为协调城市发展与运河遗产保护之间矛盾提供科学依据。

实践团队合照

图片/仇雨昂 吴铮 马欣雨 吴添翼 刘裕婷

文字/仇雨昂

终审/董雨鑫



上一条:【园林学院】“e路青法·乡约生态”实践团赴基层开展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一)

下一条:【园林学院】“非遗空间站”实践团赴浙江东阳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二)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