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园林学院“枥境守望 根脉永续”实践团在赵鑫磊老师带领下,赴舟山普陀山开展“寻访古树名木,守护生态根脉”暑期实践。团队聚焦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全球唯一野生植株——普陀鹅耳枥(“地球独子”)。实践重点为采集当地居民口述史与集体记忆,为该“孤本”古树构建丰富的人文档案。

实践团成员向游客介绍古树历史
(一)深入民间,采集古树口述历史
“枥境守望 根脉永续”实践团抵普陀山后,迅速深入慧济寺周边。团队访谈长者等,收集普陀鹅耳枥民间记忆、历史、传说及保护行为等。

采访当地居民对鹅耳枥的了解
(二)实地踏勘,印证历史脉络
在其采访的基础上,实践团在赵鑫磊老师的带领下,对普陀鹅耳枥唯一的野生植株所在地进行了实地参观。成员们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细致观察记录了古树当前的生长态势。

普陀鹅耳枥全貌
实践团据线索考察古树环境与历史印记,理解其精神地位。队员在现场与当地居民、游客进行补充交流,进一步丰富了团队对普陀鹅耳枥的理解。

普陀鹅耳枥保护指示牌
(三)守望传承:汇编记忆、文创赋能
赵鑫磊老师指导的“枥境守望根脉永续”实践团正加速转化调研成果,聚焦普陀鹅耳枥的宣传需求。核心是将普陀鹅耳枥形象及文化融入实用文创设计,使其故事走进公众生活,提升认知与保护关注。团队诠释其连接生态与文脉的“根脉”意义。通过记忆录、短视频和文创产品多维度讲述故事,突显其在传承文化、凝聚保护识中的团队成员合照核心价值。

团队成员合照
图片/虞茜乔、王粤琪
文字/童于珂
终审/董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