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浙东运河杭州段城乡滨水空间与建筑现状调研实践团赴杭州市萧山区的城厢与新塘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一)


【发布时间:2025-07-19 22:34:42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7月4日,我院浙东运河杭州段城乡滨水空间与建筑现状调研大学生暑假实践团队来到杭州市萧山区的城厢与新塘地区进行走访调研。

一、实践过程

城厢地区是此次活动的第一站。实践团成员与指导老师们在河流沿岸进行走访调研,并对滨水空间与建筑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城厢地区运河南岸的建筑,在立面形式、色彩和材料运用上,与仅一河之隔的北岸存在显著差异。在运河南岸,建筑立面色彩与材料运用不当,建筑违章搭建问题比较严重,致使该区域的建筑稍显杂乱无序。

城厢-建筑现状

滨水空间方面,运河两岸的利用情况也有所不同,北岸比南岸更具备人性化的尺度。

上述问题对运河滨水空间与建筑的发展有着不利影响。

城厢-滨水空间

随后,实践团成员与指导老师们走进新塘地区,对该地区运河两岸的风貌进行走访调研,并对当地百姓进行了简要的采访,最后对调研成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新塘地区滨水空间的建筑风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屋顶形式、建筑立面在风格与材料上不够协调,导致整体风貌杂乱,缺乏统一感。

新塘-建筑现状

在对运河的使用与保护方面,部分当地居民对运河的使用方式(如随意丢弃垃圾、破坏植被等)较为粗放,对沿岸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滨水空间方面,该地的建筑在建造初期过于贴近河岸,侵占了滨水空间,当地政府在后期对河岸进行过风貌管控,并对部分建筑与沿河景观进行了整改,但从实际效果看,整改措施成效有限,遗留问题仍对河岸景观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新塘-滨水空间

二、活动成果

行走于千年运河之畔,考察两岸的空间建设,团队成员们不仅在活动期间提升了自己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认知水平,而且也深入了解了浙东运河杭州段丰富的文化遗存。对于城市建设方面,基于调研讨论形成的建议,将上报有关部门,建议对运河沿岸景观进行整改,为优化浙东运河杭州段滨水空间环境、保护运河历史风貌提供实践依据和决策参考。

合照

图片/仇雨昂 吴铮 刘裕婷

文字/仇雨昂

终审/董雨鑫



上一条:【园林学院】“高山生态赋能”实践团赴温州市泰顺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

下一条:【园林学院】“京杭大运河桥西老工业带空间改造及社会评价调查研究”实践团赴拱墅区桥西老工业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一)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