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青耘乡野”实践团赴衢州市开化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


【发布时间:2025-07-16 21:34:37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7月1日至3日,我院“青耘乡野”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衢州市开化县开展为期三天的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队聚焦“生态康养+深度研学”双核驱动发展路径,先后走访下淤村及周边村落,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业态体验等方式,为打造“钱江源国家公园门户”乡村振兴示范区贡献青年智慧。

图1 成员在红窑里前合照

开化县下淤村,位于钱塘江源头的国家公园门户区,这里坐拥“中国十大美丽乡村”的品牌底蕴与富集的文旅资源,正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近年来,由于业态分散、同质化竞争和夜间经济不足,村庄面临“资源丰而转化低”的发展瓶颈,亟需通过片区联动和业态升级实现突破。

图2 对于开化的介绍

基于首日对于开化县的团队深入“中国十大美丽乡村”下淤村开展专项调研。通过走访龙中鳄生态产业园、陶艺研学馆等特色业态,团队发现当前存在“资源分散、停留时长短、消费转化低”等发展瓶颈。基于此,团队提出“生态康养+深度研学”双核驱动方案,设计8大节点研学路线和两条康养路线,推动全龄业态的发展。同时,新增夜间草龙表演、养生文化体验馆等特色项目,着力破解“过境游”难题。

图3 团队成员实地测量老屋宽度

实践团依据音坑乡政府周姜敏乡长介绍的《泛下游片区组团发展实施方案》,和由洪苗老师带领的另一支“青垄ART+”脉流实践团队,扩大调研范围,先后考察桃溪村、密寨村等周边村落。通过实地调研,团队建议通过农文旅融合方式进行区域组团发展。此外,为了进一步推动下淤村旅游产业发展,实践团队设计了配套服务与实物产品,力求增强其产业竞争力。

图4 姚家村文化礼堂

图5 读经源古村落

实践团通过此次活动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复杂性与可能性。目前,团队正抓紧撰写调研报告,重点围绕“红绿资源转化”“片区协同机制”“业态升级路径”等核心问题提出具体建议。这些凝聚青年智慧的方案,将为开化县打造国家公园门户乡村振兴示范区提供重要参考。

图片/王静玲 陈诺 陈建宇 林耀辉 张珂瑜

文字/张珂瑜

终审/董雨鑫



上一条:【园林学院】“古树长青·乡韵长情”实践团赴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

下一条:【园林学院】万象“根”新实践团赴开化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二)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