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青耘乡野”实践团赴开化县音坑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二)


【发布时间:2025-07-14 21:09:45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7月2日,为探索康养研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我院“青耘乡野”师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被列入“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开展实践调研。团队围绕该村“钱江源国家公园门户”生态优势与乡村品牌底蕴,打造面向都市家庭、银发群体及研学客群的沉浸式体验样板青年方案。

图1 合照

上午,在胡艳华带领下,团队对下淤村的空间规划、多元业态和制度文化进行系统的了解。龙中鳄生态产业园形成以鳄鱼养殖为核心,科普教育、文旅娱乐、健康颐养融合的特色全产业链;艺术家特色民宿与研学等。团队成员针对下淤村现有业态资源展开讨论,初步形成研学康养路线规划。

图2 龙中鳄产业园介绍

随后,团队通过走访村内居民和经营者,并向游客发放问卷,进一步了解下淤村文旅发展现状。在陶艺研学馆中,成员深度体验陶艺研学方式并对经营者汪女士进行访谈。汪女士提出:“研学客群年龄跨度大,但停留时间短,年轻人占比低导致消费力不足——急需丰富业态让游客‘玩得久、住得下、能消费’!”这一反馈为团队思考业态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切入点。

图3 采访当地居民

图4 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陶艺研学

下午,在我校开化研究院副院长蔡碧凡的组织下,实践团成员参加了下淤村调研的座谈会。会上,研究院成员首先分享片区组团发展方案以及其他文件资料,为下淤村未来发展绘制蓝图。随后,通过问答的形式解决实践团成员疑问,深化对村庄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的理解。

图5 下淤村调研座谈会

这次调研,不仅让“青耘乡野”团队成员们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乡村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有了新契机,同时为下淤村发展贡献了来自青年视角的初步思考与建议。团队将基于此次调研收集的一手资料和发现的核心问题,进一步凝练分析,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与发展建议,助力下淤村打造国家公园门户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图片/王静玲 陈诺 陈建宇 林耀辉 张珂瑜

文字/张珂瑜

终审/董雨鑫



上一条:【园林学院】“根宫循迹”实践团赴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二)

下一条:【园林学院】“古韵新声,寻迹罗阳”实践团赴泰顺县罗阳镇上交垟土楼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