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的疫情,商品的供应与流通出现了状况,促进内需消费是现在要解决的一大问题,而地摊经济就是一个见效快、助民生、促就业、扩内需的好方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开放地摊经济政策,各地也纷纷响应,争先恐后地开展地摊经济,有效地拉动了内需消费。
7月4日,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地摊小分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代表队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前往上海“BFC外滩枫径”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在BFC外滩金融中心旁,360米长的步行街上既有烟火气满满的夜市美食,有透着文艺情怀的文创集市,还有国际范十足的演艺互动。110多家品牌商户、多元丰富的消费体验,打开了外滩生活方式的新可能。

在夜市的入口处,有一块很显眼的提示牌提醒大家佩戴好口罩、出示随身码以及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还有安保人员会认真检查每一个入场者的随身码。但是据我们观察,入场的群众没有排队意识,且没有提早打开随身码供安保人员检查。这些行为致使入口拥堵,存在安全隐患。
夜市里的店铺分布非常整齐有序,可见这些店铺是有人统一管理的。店铺种类也十分丰富,主要是一些食品类以及一些工艺品类的店铺。食品类的店铺生意相对火爆,往往都会排起长队。令团队成员有些吃惊的是,一些大品牌也加入了“地摊经济”的行列中,例如星巴克、光明、青岛啤酒等。大品牌的加入更加说明了“地摊经济”的魅力,以及地摊经济在拉动内需方面做出的成效。怪不得我们在逛夜市的过程中,听到路人这样评价:上海的夜市也这么有国际范儿。

夜市除了各大店铺,驻唱的歌曲表演也成为了夜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一大群游客为之停留,这就是“BFC外滩枫泾”夜市的一大亮点,这一夜市与外滩只有一路之隔,歌曲表演不仅能活跃整个夜市的气氛,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有谁不想为这绚丽的灯光和优美的歌声一探究竟呢。这一夜市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周末的休闲场所,同时也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批的外地游客。
虽说“BFC外滩枫泾”办的红红火火,吸引了大批本地和外地游客来此休闲娱乐,但是我们仍处于疫情的影响下,仍有感染病毒的风险,夜市的人流过于密集,且有一小部分人未佩戴口罩(可能是夏天天气闷热或买了小吃,要摘下口罩吃东西等),不利于疫情的防控,因此我们建议要合理控制夜市的人流量。不过令人庆幸的一点是,这么大的人流量,这么多的小吃店,夜市的地面整洁工作却做的很好,很少会看到地面上有垃圾。
最后,通过团队成员的了解,这些参加了夜市的店铺当日营业额可能达到原先未开夜市时的4-5倍(大多数的店铺都是BFC外滩金融中心的店铺),尤其是餐饮业。当然,一些工艺品、饰品店也不要灰心,由于夜市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一些有上海特色的工艺品或者纪念品也可以在夜市中大放异彩。
地摊经济能够加快商品流转速度,摆摊设点可以将商品通过简洁的方法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各种各样的商品集中在一起能够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同时扩大终端销售渠道,让利给地摊销售者,摆地摊能够实现比较亲民的销售渠道,减少了物流繁琐的流程,通过采购商品并销售产品。可快速解决就业,目前很多行业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很多失业人员没有收入来源,生活就会出现困难,而摆地摊有政府扶持,劳动者每天日结收入,能够将他们的谋生本领显现出来,维持劳动者的收入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