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素质拓展 - 社会实践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精进大学生赴山塘村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19-07-27 17:24:52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7月27日,园林学院精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广陈镇山塘村钹子书场,深入探访钹子书的“秘密”。广陈镇是平湖钹子书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建国后涌现了一大批钹子书艺人,有名的钹子书老艺人几乎都是平湖人。

团队此次对接的钹子书文化负责人是徐全妹老师。徐全妹老师是徐文珠老师的大弟子,是钹子书第九代传承人,对平湖钹子书文化的传承倾注了半生心血。

钹子书文化简介

平湖钹子书是浙江省著名的传统曲艺形式,自明代万历年间产生,至今已历四百多年。原名“说因果”,长时间在室外“立白地”演唱,后来有了中长篇书目,逐步进入堂馆茶室。建国前后,主要是在城乡茶室演出,欣赏对象以农民为主,故更名“农民书”。1958年,正式定名为平湖钹子书,列为浙江省地方曲种。它是嘉兴平湖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徐老师以一曲别具风味的“明月山唐”亮相,进一步激起了我们对钹子书文化的浓厚兴趣。在听徐老师唱钹子书的过程中遇到的方言理解困难,也是钹子书在传承过程中最为严重的方言发音问题。徐老师讲到,随着时代的发展,“本地话”的变调问题成为传统钹子书唱词传承的最严重阻碍。

紧接着,我们与徐老师详细探讨了先前规划的广陈镇花儿与暑期春妮计划之钹子书传承,在徐老师落实了规划实践方向后,我们进行实地探访山塘村钹子书场附近的村民,宣传钹子书的文化艺术性以及传承重要性,成功开展了各个年龄段钹子书暑期学员的招募。

在对村民进行钹子书宣传时,我们对钹子书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体会到钹子书说唱的节奏感、方言传达和内容的代表性,以及传承的重要性。在后续的花儿与假期钹子书教学过程中,精进团队将继续用心感受钹子书文化积淀的韵味,和山塘当地的钹子书学员一起将平湖钹子书文化的无限魅力传播开来,让钹子书声响彻山塘之角。



上一条:【农学院】精准扶贫藏锋队社会实践团赴遂昌北界镇苏村调研

下一条:【环资学院】遥感兴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功解译森林类型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