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为深入调研数字浙江建设情况,深刻体会乡村振兴发展现状,探寻城镇共同富裕建设步伐,浙江农林大学“寻访习总书记足迹”红色GIS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太湖源镇,在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团委书记姚海峰的带领下先后对太湖源镇党群服务中心、太湖源省级现代园区开展实践调研。


太湖源镇团委书记张弋向实践团讲解了整个太湖源镇数字农业建设与共同富裕发展现状。他指出,太湖镇政府结合当地实际,一方面以雷竹、茶叶、水蜜桃为核心产业,打造乡镇农产品品牌;另一方面发展旅游业,打造以茶文化为主体的旅游文化,进一步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这些政策将乡村振兴真正地落到实处,增加老百姓收入,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7月15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龙门秘境,在讲解员的陪同下,实践团走进红色基地,先后来到龙上临安新四军驻军旧址、刘别生旧居遗址、新四军广场、高虹新四军纪念馆进行实践学习。

刘别生旧居遗址,是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支队队长刘别生的居住地。刘别生12岁参军入伍,投身革命17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屡建奇功,1945年6月,为了守护他热爱的家国,将年轻的生命留在浙江新登。实践团成员最后进入了高虹新四军纪念馆,浓厚的“红色气息”扑面而来,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鲜活故事,承载着沧桑而厚重的历史,刻印着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见证了新四军奋不顾身的伟大牺牲。


7月20日,实践团奔赴桐乡市乌镇元丰村的瑞梦蚕业专业合作社展开社会实践调研,探寻桐乡市乌镇瑞梦蚕业专业合作社成功的反展经验,助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实践团成员在乌镇镇农经中心农技人员沈小龙的陪同下来到乌镇瑞梦蚕业专业合作社,近距离考察养蚕基地。瑞梦蚕业专业合作社以现代蚕桑农业示范为基础,结合蚕桑科技衍生产品开发,开创“互联网+”新模式,形成植桑养蚕、蚕茧加工等一系列专业化生产经营。使得村民与合作社形成互帮互助的互利关系,携手并进,走向共同富裕之门。
文/茅佳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