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简介
团队名称:浙江农林大学“果岭新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指导老师:徐凯、马海杰
团队成员:吴晓琪、方文欣、何肖慧、叶舒哲、唐安
7月24日,浙江农林大学“果岭新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徐凯、马海杰带领下,赴台州市仙居县甜樱桃优质安全栽培科研示范基地继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仙居县甜樱桃优质安全栽培科研示范基地由台州市农科院认证,占地百余亩,依托当地沙性透气中性土壤等自然优势,开展高品质甜樱桃种植示范。团队紧扣乡村振兴与绿色兴农主题,深入田间地头,围绕当地产业升级展开全方位调研。
下午,团队抵达台州市仙居县甜樱桃优质安全栽培科研示范基地。团队成员随管理员进入田间地头参观,并跟随指导老师徐凯讲解学习。徐凯老师介绍,甜樱桃首先是采用乔化砧,即通过嫁接技术使果树形成高大树冠,其核心功能在于促进接穗快速生长并增强树势。同时,徐老师解释并果问题的原因在于平地无法满足植株的需冷量,导致花芽分化出现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将植株种植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因为较高的地势可以提供充足的需冷量。

团队成员脚步不歇,继续行至梨树基地,即种植嫁接玉露香梨(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雪花梨为父本杂育而成的梨树)的田间。玉露香梨果肉白嫩,肉质似雪,因是北方品种,容易受虫害。
管理员针对枝条修剪提出疑问,徐凯老师详细解答。他表示不该一味地剪枝,要将现有枝条拉平,盲目剪枝可能产生刺激物质导致枝条旺长,从而影响成花,进一步影响结果。徐老师向管理员建议“叶子的保养也很重要”,此种修剪技术改进在其他地方效益良好,产量大约能做到每亩收获2000-3000斤。


套袋技术的应用是因为梨果八月中旬上市,在此之前为了防止鸟虫侵扰,必须套袋处理。据管理员和负责人讲述,即使应用套袋技术,也无法完全避免鸟虫侵食梨果,甚至有鸟虫聪慧,会专门寻找套袋用的纸袋,进而找到被保护的果实。

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在基地门口总结交流,分享收获与感悟。队长吴晓琪感悟:“这次让我们当代青年明白,论文要写在田野,学识要化为生产力。愿以青春之力,传农技、助农耕,让科技之花绽满乡村,不负强国兴农使命。”

此次实践活动,是浙江农林大学融合理论与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的举措。师生扎根田野,既助学生提升实操能力,培养农业人才,又为仙居农业绘就振兴图景,彰显高校服务国家“三农”战略的担当。下一阶段,团队将带着这份赤子之心,把技术手册化作惠民利器,让培训课堂扎根乡土,让农业科技的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