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简介
团队名称: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乡韵共富,运营探路”暑期社会实践团
指导老师:叶斌、李琳琳、鲁先锋
团队成员:林嘉怡、杜晓凤、叶朱颢、张芷萌、曹曦、熊芫浠、陈凡、柴珊珊、唐以倩
7月17日至7月18日,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乡韵共富,运营探路”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安徽省南陵县家发镇联三村开展调研活动。联三村作为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坚持“红色引领、桂竹成链、游学聚力、共富转化”发展路径,借鉴浙江“千万工程”项目经验,展开全域乡村CEO团队运营模式,实现资源、资金、人才、技术四者有效结合,大力发展当地农文旅经济。

图1团队与乡村CEO之家成员合影
一、游览联三风貌,感受乡村业态
7月17日下午,团队成员抵达板石岭景区,首先对联三村郑成书记、千村公司王献军经理、浙江天尚乡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中心黄江华经理进行了访谈。在交流过程中,成员们了解了联三村的运营发展情况。王经理介绍,为顺应“和美乡村”发展要求,南陵县与天尚设计集团采用“运营前置”思路,以“桂”为核心要素,共同打造联三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板石岭乡村旅游提升项目,实现农文旅三大产业融合,打造生态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模式。
而后,实践团成员们乘坐观光车参观村庄自然环境。驻足于板石岭景区古桂树下,成员们聆听着千年古桂、万亩竹海的声音。联三村有着我国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古桂花树群,其中最古老的桂花树已有近千年。板石岭景区则以其秀丽风光和历史底蕴成为游客前来旅游的胜地。
随后,成员们来到了由村中民房改造的窑烤面包工坊“林渡小院”。该工坊的创立与乡村独特的发展理念密切相关。面包师焦磊鑫介绍,城市里的面包坊多使用添加剂、工业酵母等,而乡村窑烤面包更加注重健康饮食,采用天然酵母制作,天然酵母来自当地天然的花、种子和根茎叶等,制作出的面包绿色健康。同时,城市里一般不允许使用明火做面包窑,这也为乡村发展面包窑项目提供了契机。在面包工坊中,团队成员们与运营公司王经理和焦老师就面包工坊的创立由来、发展历程、经营模式等进行深入访谈。

图2团队成员与面包师焦磊鑫老师和王献军经理合影
二、对话乡村运营,解码兴农模式
7月18日下午,团队成员们再次来到板石岭游客中心,与芜湖千村运营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乡村CEO团队展开座谈会议。会上,负责人何彦俊经理谈及了乡村运营在板石岭景区的实践模式,通过选拔培养乡村CEO,充分发挥人才作用,让“新村民”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能量。乡村CEO团队创建南陵县乡村人才线上平台,依托短视频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为南陵县以及板石岭景区发展引入了大量人流、客流与资金来源。

图3团队与乡村CEO何彦俊展开座谈
之后,成员们通过各自分组,对运营中心、管理中心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门访谈,从乡村运营的不同方面了解板石岭的具体运营情况。联三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王经理介绍,他们通过租赁村民闲置房屋来改造经营。下半年,水库边上将建设栈道、平台等配套项目,还有一个十几个民房的小村落将整村开发成民宿村。水上方面,明年计划酝酿一个水上运动区域,若顺利,明年夏天可落成。

图4成员访谈乡村梦想家助理袁倩雯
三、领略振兴路径,绘制运营图卷
人才是激活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针对乡村人口大量外流,且外流者多为有消费能力、干事能力的人的情况,乡村CEO团队制定了“人才回归平台”方案,该平台包含公益、招商、招聘、文旅、电商五个实用板块。通过精准推送闲置房屋可搞民宿等项目信息给外出人才等方式,促进业态招商和人才回归。
联三村充分利用当地古桂自然资源优势,以“桂经济”为主线,实现农、文、旅三大产业联合发展,在新时代脉搏下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成为乡村运营助力乡村振兴的先锋示范。在此次调研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收获满满,通过挖掘联三村致富密码,从板石岭运营模式汲取智慧,他们对乡村运营的认识更为深刻,体会到多元化乡村运营为乡村振兴带来的强大动力。团队成员们将继续探索研究乡村运营板块,立志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5团队成员与乡村CEO何彦俊合影
“乡韵共富,运营探路”暑期社会实践团/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