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简介
团队名称:浙江农林大学“茗途共富实践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指导老师:魏然
团队成员:康承杰、徐宏涛、刘勇杰、苏晨瑞、何梅轩
2025年7月17日,浙江农林大学“茗途共富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制茶大师华慧荟与鲍夏鸿,探究传统制茶工艺的传承机制与现代发展路径。实践团由7名师生组成,旨在通过专业视角挖掘传统茶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乡村振兴与茶产业升级提供青年智慧。
对话华慧荟:传统手工与机械化的平衡之道
实践团首站来到浙江珍华生态茶叶科技有限公司的珍华茶舍,与总经理华慧荟深入交流。作为“全国技术能手”,华慧荟现场讲解遂昌香茶制作流程,对比手工与机制茶的差异:“手工茶内质释放更充分,但成本高;机制茶稳定性强,却难以复刻手工的香气层次。”她提出小而美的发展理念并通过少儿茶艺体验等活动吸引年轻人,强调传统工艺的核心是文化与情感连接。

图1采访华慧荟

图2手工茶与机制茶的差异
走访鲍夏鸿:守正创新的制茶哲学
在红茶金奖得主鲍夏鸿的工坊,实践团了解了红茶萎凋、发酵等关键技艺。鲍夏鸿指出:“原料管理是品质基础,机械化可提升下限,但手工技艺才能突破上限。”他呼吁加强标准化建设,同时保留手工茶的高端价值空间。团队成员现场品尝红茶,切身感受“看茶做茶”的匠心精髓。

图3采访鲍夏鸿
此次赴遂昌的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探寻之旅,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升华。通过与两位制茶大师的深度对话,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传统技艺背后的匠心精神与文化积淀。
未来,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将持续关注茶产业发展,推动产学研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与传统文化复兴。让青春与传统对话,让文化在时代中焕发光彩。

图4实践团与华慧荟的合影

图5实践团与鲍夏鸿的合影
浙江农林大学“茗途共富实践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