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团学要闻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暑期社会实践】浙江农林大学“京杭大运河桥西老工业带空间改造及社会评价调查研究”实践团赴拱墅区桥西老工业带 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6 14:34:40  阅读量: 次】


暑期社会实践浙江农林大学“京杭大运河桥西老工业带空间改造及社会评价调查研究”实践团赴拱墅区桥西老工业带

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团简介

团队名称:浙江农林大学“京杭大运河桥西老工业带空间改造及社会评价调查研究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指导老师:王雪如、陈益龙

团队成员:周芷瑶、刘晓悦、徐子珏、吴添翼、王丽泞、王婧雯、井永琪

浙江农林大学“京杭大运河桥西老工业带空间改造及社会评价调查研究”实践团于767日在京杭大运河桥西老工业带核心区域(北起轻纺桥,南至大关路)开展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活动。

(在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前拍摄合照 作者:吴添翼)

桥西老工业带在计划经济时期聚集了杭州第一棉纺厂、杭州红雷丝织厂、大河造船厂等等一系列国营工厂。在工业产业衰退之后,桥西段作为 “拱宸桥桥西历史街区”被列入遗产区并进行一系列空间改造。团队成员通过文献阅读、现场踏勘、影像记录等方式,详细观察空间改造策略的实际落地情况。

(团队成员走访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并拍摄街道景象 作者:吴添翼)

76日,实践团成员重点在运河沿岸博物馆进行考察,这些博物馆主要以修复建筑原貌、结构加固和空间重组为转型策略,多为静态展示,但缺少互动体验。成员实地走访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丝联166文化创意园,该区域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成效显著,核心历史建筑风貌得到较好保留,多采用加建与改造手法,力求与原有肌理协调。77日,成员来到桥西与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街区保留原有空间尺度与肌理,保护特色建筑构件的同时并植入新的现代材料和丰富多元的业态,形成良好的“慢生活街区”。

(在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和伞博物馆大门前拍摄团队合照 作者:吴添翼)

(团队成员走访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 作者:吴添翼)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靠近小河边的景象拍摄 作者:吴添翼)

通过本次实践,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在守护工业历史印记的同时,通过加建改造手法与现代材料的适度融入,实现新旧元素的和谐共生,不仅显著提升区域活力,更让工业遗产得以有机融入当代城市生活,成为承载历史文脉与生活气息的独特空间。成功的空间改造并非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在尊重历史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巧妙注入更多的可能性。


图、文/ “京杭大运河桥西老工业带空间改造及社会评价调查研究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编辑/

初审/项光垌

/王雪如

终审/李佳慧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安吉“竹”迹,两山理念下绿色实践新篇暑期实践团探访全国首个“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步履初至,实干开篇 ——浙江农林大学“规划绘就共富路,产村双兴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首抵天柱村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