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7月开始,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共组织20支团队,共计师生246余人,前往5省11市开展暑期实践调研。有团队来到杭州市临安区,调研“未来乡村”建设;有团队来到嵊州市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加强校企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有团队来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兴农乡、汇江韵。
“筑梦乡村 共赢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
【中国大学生网】探寻北斗奥秘,拥抱星辰大海

2022年7月7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筑梦乡村,共赢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副书记冉琰、团委书记李婷的带领下奔赴桐乡市乌镇航天北斗应用中心展开实践调研任务。
【多彩大学生网】浙农林学子赴指南村调研“未来乡村”建设

为见证我国乡村振兴政策的成效,调研浙江省“未来乡村”的建设情况,2022年7月5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筑梦乡村,共迎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副书记冉琰、团委书记李婷的带领下来到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指南村,对该村“未来乡村”举措和经验进行调研。
“美丽田园建设”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中青网】铺就共享创新路 尽显乡村文化美
7月1日,实践团从浙江农林大学出发,前往杭州市临安区淤潜镇的潜东村与朱湾村进行了实践调查。在潜东村的调查过程当中,实践团成员发现的最明显的,也是目前国内乡村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人口的“老龄化”“空心化”。通过了解当地的村民,我们发现村民的收入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低,真正缺失的其实是文化层面的支撑。

【搜狐网】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奏响乡村振兴新强音——浙农林暑期实践团赴朱湾村实践

7月2日下午,浙江农林大学美丽田园建设暑期实践团在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原党支部书记韦新良老师的带领下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淤潜镇朱湾村,对当地的农业转型升级进行实地调研,学习了解当地文化历史,特色于术种植业,土地资源利用与创新,农村创新发展升级工作。
“百丈‘碳’访-助力乡村碳中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大学生网报】浙江农林大学碳中和“碳”索研究生暑期实践团赴杭州百丈镇开展碳计量实践

为助力乡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实现乡村振兴,2022年7月,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碳’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浙江省余杭区百丈镇开展村级碳计量实践。
【今日头条】「社会实践」“碳中和‘碳’索”——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2年7月,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碳’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浙江省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森林碳计量的野外调查实践。

“问渠那得清如许,实践调研净水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大学生网报】山乡巨变,山河锦绣——浙江农林大学“问渠那得清如许,实践调研净水来“团队赴众联村实践
目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是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沟渠是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水体的必经之路,而生态沟渠在农田污染物净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关键技术。为了积极响应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两部对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号召,助力美丽乡村建设,7月13日环境与资源学院“问渠那得清如许,实践调研净水来”实践团赴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众联村进行了实地调研。

“调研入侵植物,助力田园建设”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大学生网报】识入侵物种,筑碧绿青葱——浙江农林大学“调研入侵植物,助力田园建设”实践团赴临安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国将为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承诺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中国将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同各方共同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浙江农林大学“调研入侵物种,助理田园建设”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积极响应号召,团队于7月28日至7月30日跟随临安植物检疫站仇智灵站长和指导老师黄张婷老师前往杭州市临安区清凉峰镇、龙岗镇和昌化镇开展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对植物检疫站设定的八个地点进行普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