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分团委,各团支部:
为更好配合学校“同伴”共青团建设的理念目标,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着力加强共青团基础组织建设,着力增强团支部凝聚力,着力强化团员意识教育,着力提高我校基层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努力规范团支部生活,夯实我校共青团基层工作,促进基层团支部的全面活跃,现对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基层团支部组织生活提出指导意见,具体如下:
一、团支部组织生活重点内容
9月份:
1.完善新生团组织建设,做好入学自我教育。新生团员要及时做好团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各班级要尽快在院团委和班主任指导下建立团支部。新成立的团支部要在充分吸收支部团员青年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
2.鼓励广大团员青年立足自身实际,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力所能及、随处可为、重在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服务了解国情、关注社会,提升自身社会适应能力。
3.积极鼓励团员畅谈暑期见闻,分享实践感悟。结合暑期社会实践、暑期见闻等,分享体会与收获,寻找差距与不足,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效果。同时,通过引导团员青年规划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使大家尽快投入新学期学习生活,进一步明晰学业与职业生涯的目标。
4.大力开展科普宣传、科学探索和科技创新活动,帮助团员青年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用和谐观引导青少年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社会生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角色。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载体,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0月份
5.完善新生团组织建设,做好入学自我教育。新生团员要及时做好团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各班级要尽快在院团委和班主任指导下建立团支部。新成立的团支部要在充分吸收支部团员青年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同时,各团支部要以“青春堡垒行动”为主题开展风采展示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
6.切实做好理论研究和团员青年动态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在共青团工作中加大理论创新力度,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密切关注团员青年动态,加大基层信息员队伍和信息渠道的建设力度,做好信息收集、分析、上报工作,为党政决策提供可靠参考。
7.开展新生团支书系列培训会议。为进一步加强团支部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学生团干部的综合素质,针对新生团干部组织开展新生团支部书记培训班的活动。以更好发挥学生团干部在基层团学工作中的作用,增加团的凝聚力。
8.积极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组织开展团支部“推优入党”工作。各团支部要结合学生素质测评结果及团员青年日常表现,认真组织开展“推优入党”工作。严格组织程序,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以“推优入党”工作的开展为契机,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全面总结,科学规划,积极进取。
9.积极开展“青春堡垒行动”。各团支部要围绕“青春·引领”、“青春·学风”、“青春·三走” 、“青春·创新”等主题广泛开展有主题、有意义的团日活动,全面调动基层团组织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加强基层团支部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更好发挥基层团组织对青年团员的思想引领和服务功能。
11月份
10.开展“自强之星”推选与励志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团支部要结合学校开展的“自强之星”评选活动,积极发现和推荐身边的典型人物,注重用身边典型的先进事迹进行自我激励。引导支部成员增强成才的内动力,增强成功的自信心,促使大家勇于接受挑战、善于克服困难,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
11.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主题教育活动。各团支部要以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举办为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向团员青年积极宣传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相关政策,努力使同学了解科创基金的申报流程、“挑战杯”系列竞赛的参与方法和奖励措施等基本内容,通过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意识。
12月份
1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坚持以提高基层团组织服务能力为核心,以增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深化团的工作品牌建设为重点,以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为保障,切实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政治坚定、组织巩固、成效明显、充满活力的坚强堡垒。
13.切实开展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各学院在前期做好社会实践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团队时间活动方案,做好实践团队的组团工作。指导每一位支部成员结合活动主题、专业特点、自身特长和规划,完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14.加强考风考纪和诚信教育。通过开展“加强诚信教育,严肃考风考纪”为主题的考风考纪自律教育活动,增强大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引导大家树立诚信为本、公平竞争的思想观念,强化规则意识,端正学习态度,积极营造严肃考纪、诚信做人的良好氛围。
二、相关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规范和丰富团支部的组织生活是夯实我校团组织基层工作的有力举措,是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和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团组织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有效载体。各级各类团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周密安排。
2.突出主题,注重实效。各团支部要结合专业特点与学生实际,参考每月主题,开展导向鲜明、形式新颖、喜闻乐见的组织生活。要在创新上下功夫,体现时代特征、青年特点、学科及专业特色。要深入学生实际需求,切实发挥活动实效。
3.做好记录,加强考核。原则上团支部组织生活每月至少1次,主题团日活动每学期至少1个。各支部在《团支部工作手册》上做好记录,各学院分团委要对各班级团支部组织生活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推荐表彰的重要参考依据。拟申报年度全校“先进团支部”的团支部必须有开放团日活动,接受本学院其他团支部或其他学院团支部的观摩、评议。
4.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历史节点为契机,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与团学建设相关的重大活动和举办期间为教育契机,充分结合思想教育、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教育形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团员青年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激励团员青年以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投身和谐团组织建设。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2019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