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暑期社会实践】传承红色基因 保护绿色生态——浙江农林大学“行走绿水青山,追溯红色记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1-08-06 10:43:17  阅读量: 次】


为根植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近日,浙江农林大学“行走绿水青山,追溯红色记忆”实践团队以“传承红色基因,保护绿色生态”为主题,奔赴山东庆云,河南新野,浙江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地开展实践活动。

百年风雨兼程,无数仁人志士挥洒青春热血。为延续红色革命精神,实践团成员洪语欣等前往浙江金华永康市,拜访曾参与抗日战争的老党员单凤女同志,听她讲述战争经历,回顾峥嵘岁月。采访中,单凤女同志说道: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伟大的抗战精神需当铭记,作为泱泱华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足以震慑觊觎中国领土、冒犯中国主权的入侵者。青年有梦,要奋力追逐;国家面前,当无怨无悔;缅怀先烈,常心系家国;铭记历史,应砥砺前行。

随后,实践团成员王若溪、何雨瑾等在河南郑州和杭州富阳两地同时寻访到了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尚成华同志与董祖兴同志,他们回忆了在军队里训练,上战场的故事,“舍小家成大家,舍小我成大我”的爱国情怀让人动容。董祖兴同志在退伍后,依然奋战在为人民服务的一线,在人口普查、美丽庭院创建等日常工作的开展中,吃苦耐劳,无怨无悔;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主动担当排头兵,用事迹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

实践团成员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党员面对面,倾听着一代又一代党员的故事,感受着不同时代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感受到红色精神日久弥新的力量。

红色基因的传承生生不息,“乡村振兴”事业方兴未艾。实践团成员姚天、蔡南松、项诗瑶等分别前往山东省庆云县、宁波市象山县、温州市泽雅镇等地对当地的乡镇环境进行调研。乡村振兴不仅是中国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也是城乡居民充分发展的需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成员们进一步了解了家乡取得的成就,切实体会到时代给身边的环境带来的改变。在新时代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大学生应当深入基层,投入到乡村建设之中,将青春奉献给党和人民,以自身的知识与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在金华市大陈镇道人峰茶产业庄园,实践团成员吴义瑞等头顶草帽参与进义务劳动,在烈日酷暑下体会茶农工作的艰辛,随后又赶赴马畈村,调研当地农创公共区域品牌“大陈小集”,体会到了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重要性;在山东省庆云县,实践团成员姚天、朱予瑄等开展了乡村振兴调研,展现在国家“乡村振兴”号召下成功实现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实例。实践团成员姚天等通过调研了解到,庆云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尚堂省级田园综合体两大平台,壮大了蔬菜、中草药等主导产业的规模,使庆云县的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浙江农林大学学生通讯社实践团在行走绿水青山中追溯红色记忆,为的是使红色革命精神焕发新的活力,是让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人心,是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真正落实在地。学生通讯社实践团希望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引导更多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清楚如何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中去,以自身知识与青春力量传承红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让红色精神流传在中国的大地上,让绿色乡村焕发新容貌。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浙江农林大学“筑牢反邪堤坝,助力文明浙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临安开展实践活动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乡村振兴谱写民宿行业新篇章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