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配合学校针对新冠疫情而展开的新型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团队组建了“小确幸”线上实践团,各团队成员将围绕“农庄复工复产”的主题对自己的家乡进行实地调研。
6月13日,浙江农林大学“小确幸”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农庄复工复产调研正式开始,各小组成员在自己所在家乡展开的农庄调研活动先是以线上调研为主,而疫情稳定后期,则采取线下为辅的调研活动。
生态农庄以绿色、生态、环保为目标,以资源有效利用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是集农业生产深加工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规模集约化农业公司。作为村集体产业,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用地被用于开发农庄,带动整个村庄的经济发展。

基于绍兴疫情防控较稳定的前提,团队决定采取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实践方式。调研村内农庄时,队员们首先采访了当地村民,询问了农庄复工复产的情况,得到大致的了解后,深入农庄内部,从内部工作人员的描述中了解到:往年生意火爆的年初,受疫情影响,农庄游客锐减,生意惨淡。原先的定金全部都退还给了顾客,员工们也被迫回家待业。疫情稳定后,市政府为了促消费,大量发放消费券,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各行各业陆续的复工复产,使疫情对农庄的影响也越来越小。除农庄外,竹林小道、竹楼、儿童娱乐区,游客服务中心等,许多餐饮区都投入了复工复产的队伍,该地区的农庄复工形势良好,同时伴随着暑假的来临,游客潮定会助力当地农庄经济再次腾飞。

此次调研,我们团队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次的需求,这样的背景促成了旅游业市场呈现欣欣向荣的局势。人们的乡愁情节将人和农村、自然捆绑在了一起。农庄作为一个载体,承载着远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情怀,是吸引都市游客回归自然、留恋家乡的一方净土,具有非常优质的发展前景。此次疫情虽然对农庄的营业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在国家和政府的积极领导下,农庄复工复产有条不紊,形势不断向好,从中可见,乡村旅游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乡村要振新,产业是核心,只要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政府的合理引导,坚持走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乡村作为新型的经济动力,一定可以为国家的经济事业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