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环资学院】大学生就农耕文化展开调研


【发布时间:2020-07-10 16:18:47  阅读量: 次】


2020年7月5日至7月6日,“讲好地图故事”浙江农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学子前后赴嘉兴、绍兴考察,调研农耕文化。

7月5日,实践团成员在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纪浩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嘉兴南湖区的月河街粽子文化博物馆。实践团从工作人员得知,中国是世界农耕文化发源地之一,而江南地区粽子的起源与稻作生产有直接的关系。

位于嘉兴的马家浜文化遗址先后发现许多农业生产工具,以及加工粮食的各种器具。因为农业技术的发达,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以米为主要原料的粽子与以稻作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密不可分。汉唐以来,嘉兴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稻作区,被誉为“天下粮仓”。

7月6日,实践团来到了位于绍兴的中国黄酒博物馆。拥有古老历史的绍兴酒又称绍兴黄酒、绍兴老酒,是绍兴的著名特产。据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绍兴酿酒业已很普遍。农民们依靠发达的农耕技术,主要生产稻类农作物,促进了绍兴酒的发展,使之成为了当地的独特文化。

通过这次实践,实践团成员们不仅了解了当地的农耕历史和农耕文化,也充分认识到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决定产生不同的耕作文化,还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上一条:【继教学院】“双复共进,疫起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系列报道(一)

下一条:【环资学院】“地摊经济”:为“三农”发展注入新力量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