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环资学院】互联网+农业:“直播助农”实践团参观乌镇农博园


【发布时间:2020-07-06 14:34:46  阅读量: 次】


2020年7月4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直播助农促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区的乌镇国际互联网农业博览园,进行参观学习。

下午两点时许,实践团队抵达乌镇国际农业博览园园区,在园区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种植示范园区,里面各种蔬菜瓜果以及观赏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在种植上均采用了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分别有气雾栽培技术、以色列水培模式、椰糠栽培技术等。气雾栽培技术,该技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为小雾滴状,直接喷洒到植物根系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最大的优点就是与传统土壤栽培技术相比,节肥率可达95%以上,节水率可达98%,农药使用率可减少99%-100%,但其增产率是其他任何技术说不能比的。以色列水培模式是将植物的根部浸在营养液中,其优势在于可缩短植物生长周期,种出来的植物含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椰糠栽培技术是在平整棚内土地后,开带坡度的种植沟,沟内设隔离膜、导流板、隔离网、配比散椰糠,上层铺设滴灌带进行灌溉的一种模式,具有清洁无污染、透气性好等特点,椰糠也可以吸收土温,给作物根部创造适宜的条件,促进植物生长。多种新兴栽培技术的出现助力农业发展。

随后,队员们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小番茄种植园区,该园区厂区面积很大却看不到几个工作人员,每一株小番茄下面是一种叫岩棉块的培养基它取代了土壤,整个大棚里分布着可以检测温度、湿度、水分以及养分数据的传感器,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5G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处理,工作人员通过操控电脑就能自动往里输水养料,控制温度湿度。此外,园区里的通风、补光、遮光等都能通过5G技术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操控。真正的实现了“互联网+农业”,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使农业生产更科技化,生产要素分配更合理化,从而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在参观的过程中团队成员惊奇的发现了,该园区也在通过直播的方式进行小番茄的宣传,以及互联网时代下现代农业新型农业技术的宣传以推广。

实践团队通过本次乌镇国际互联网农业博览园的参观学习之行,了解了互联网时代下新型农业生产管理技术,队员们纷纷表示对于当今农业现代化建设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都增长了见识,拓宽了的眼界,在未来希望可以通过学习新技术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农业现代化。



上一条:【经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板桥七园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7月5日——趣味支教活动注入青春活力,拓展学生眼界绽放知识彩虹【】

下一条: 【经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陌上花开”龙门秘境小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7月5日——探寻高山村特色花卉,感悟林家塘“爱国”精神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