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分享
2019年“新安江杯”严东关旅游综合体设计竞赛我校有两组作品入围全国十五强,其中王欣老师指导的参赛作品““月令”——严东关慢村新生活图式”最终获得优秀奖。
首先,邹怡蕾同学代表获奖团队对“新安江杯”获奖作品进行简要介绍。主要从竞赛主题的敲定和正题逻辑思路的梳理展开讲解,通过把月相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联系起来,分出“洲、舟、采、耕、书、酒、市”七个区域,在场地中融入“朴门村”的概念。具体设计主要是打通场地内部水系,保留中部水体原有养鱼功能,组织交通,优化道路,增设内外通行的码头和慢行系统。
学术研究经验
2019年“新安江杯”严东关旅游综合体设计竞赛我校有两组作品入围全国十五强,其中王欣老师指导的参赛作品““月令”——严东关慢村新生活图式”最终获得优秀奖。
首先,邹怡蕾同学代表获奖团队对“新安江杯”获奖作品进行简要介绍。主要从竞赛主题的敲定和正题逻辑思路的梳理展开讲解,通过把月相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联系起来,分出“洲、舟、采、耕、书、酒、市”七个区域,在场地中融入“朴门村”的概念。具体设计主要是打通场地内部水系,保留中部水体原有养鱼功能,组织交通,优化道路,增设内外通行的码头和慢行系统。
提问环节
同学A提问:一般竞赛中与指导老师交流的环节必不可少,请问如何和老师更好地沟通?
王欣老师:与老师交流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老师主动找同学聊,此时的氛围比较轻松,沟通也会比较高效。二是老师不找同学,同学也不主动找老师,时间拖延到竞赛交图的最后期限,整体方案都不对,老师会不满意。所以,在沟通上要及时主动,态度端正。
同学B提问:大家参加竞赛比较积极,但在写论文方面有点困难,没有思路,请问怎样敲定论文的方向?
王欣老师: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就史论论文来说,首先与个人的经历和家乡有关系,一般会倾向于自己较为熟悉的方面着手论文。其次个人的兴趣点和导师的研究方向也对论文方向影响很大,同学们可以试着挖掘自己的兴趣点,并多和自己的导师交流,也可以从自己的家乡和导师的研究方向去选择一个切入点作为论文方向。
同学C提问:做史论研究如何搜集资料?
王欣老师:资料的整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开始是史料整理,这个阶段无论如何搜集都觉得资料不够;然后是史料挖掘,根据要写的文章,来搜集相关资料;最后是史料阐发,真正读透几本书,触类旁通,你会发现不需要太多史料,就能够解决问题。
同学D提问:现在的江南非常商业化,不那么诗意,您对这现象这么看?
王欣老师:江南会越来越诗意。江南拥有偏女性化的风景,温婉柔美而诗意。父母那个时代的女性都是手臂粗壮,是功能性的美,而现在这个时代越来越注重颜值。景观也是一样,刚开始注重功能,先是结合生产,然后重视生态功能,到现在的注重美的体验。江南风景的特点与内涵恰恰是它骨子里的诗性,人们不断追求美好生活,就会找回诗性。
同学E提问:王欣老师是个很随和的人,看两位同学和王欣老师相处也很融洽,请两位同学分享一下王老师的培养方式,并谈一下自己最大的进步是什么?
学姐:王老师会主动了解我们的个人喜好,常常鼓励我们多发掘多思考。
学长:王老师每周都会开会跟我们分享一些思想,谈谈如何思考。我最大的进步就是在思考问题的逻辑上的的变化。
王欣老师:我的老师孟兆祯老先生言传身教,教我们如何讲课,如何给学生改图,并传达给我们一些精神,包括对风景园林事业的热情、对于生活和未来要积极向上以及重视对学术的传承。这些我同样会传给我的学生,我也会给一开始给找不到方向的学生一个框子,让他在框子里发挥想象力,这样学生才能继续传承学术的DNA。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在师生们的交流讨论中圆满落幕,通过这次分享会,同学们对“江南风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提出了在论文和竞赛方面的思考与疑惑,得到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