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园林学院实践团走进淳安县博物馆—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20-07-06 19:37:05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7月2日,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加油吧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小分队在淳安县开始了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活动。活动目的是调查淳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情况,统计整理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调查其现状,同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结合,在此基础上设计可行的深度休闲旅游线路,展示淳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魅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培育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和实践活动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近年来,淳安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主题,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助推文旅融合和百源经济发展。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项,省级代表性项目10项,市级36项,县级93项,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淳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队员来到了淳安县博物馆。

该馆以淳安文化为主轴,讲述淳安从“湖底江”时代到“江上湖”时代的历史故事。相比于传统博物馆,淳安博物馆更加注重地域特色的历史与文化展示,因此设置了移民、非遗等特色展厅。队员主要去了非遗厅,该展厅在还原的徽派古建筑里,分戏曲舞乐、传统技艺、民间习俗、非遗传承四大板块展示了淳安80余项非遗项目。

有在戏曲领域独树一帜的淳安睦剧、曾获中国文联民间艺术“山花奖”的淳安竹马,有获“中华一绝”美誉的八都麻绣、沿承七百多年历史的猪头祭祖习俗,还有与中国有名的端砚、歙砚相媲美的青溪龙砚等,每一种都有其详细的介绍。

在非遗厅,被还原出原有风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实践团队成员感受到了其独特的魅力,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在淳安的各个地方被保护传承着,通过与旅游的融合可让外来游客近距离感受体验淳安非遗文化,增加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识,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



上一条:【园林学院】园林学院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进行旅游文化调查

下一条:【园林学院】园林学院学生赴上海实地调研地摊经济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