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艺术学院】一盏清茗,一段人生


【发布时间:2018-07-23 17:37:59  阅读量: 次】


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浙江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美丽浙江,保护和宣传中国非遗文化。在不断地深入调研和拍摄素材积累时,7月上旬,艺术设计学院东坑有机茶非遗纪录片拍摄社会实践团赴“中国有机茶第一村”东坑村进行拍摄东坑有机茶与传承人的故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7月初,实践团成员们就开始去太湖镇东坑村进行初次调研和踩点活动,去拜访天目云雾茶第九代非遗传承人朗利方先生。车在他的顶谷茶叶公司停下,郎先生热情地招待实践团成员们在二楼客厅喝茶、播放东坑村和有机茶的相关影像资料,并亲切地让成员们称呼他为郎大哥。

一番热烈的“品茶闲聊会”后,实践团成员们开始对郎大哥进行了初步采访,听郎大哥讲从小是如何接触茶、什么时候开始对茶感兴趣,到现在成为一名省级非遗传承人的心路历程。成员们也了解了东坑有机茶的历史渊源,种植管理技术,以及郎先生自己独特的手工炒茶技艺。

在一半调研一半拍摄中,郎大哥热情地带领成员们看手工制茶的老物件,讲解它们的作用,并且去郎大哥家的高山茶园实地体验。当他向成员们展示自己制茶几十年荣获的“匠心”奖状时,有句话让成员们影响深刻感触良多,他说:“父亲传下来时是一套初步加工技艺,通过自己学习和不断创新,让茶在外形上,滋味上等等都改进了不少。而我们每次制茶,不管是参加比赛的样品,还是平时喝的茶,都需要精心制作,每个制茶环节不可马虎,要环环看牢,认认真真用十二分心去做......只有热爱茶的一颗心,你才能做得一款好茶。这也是作为非遗传承人的重要责任!”这大概是每个手艺人发自内心的匠人精神了!

有了之前的调研采访,实践团成员们心里都有了数,要拍好纪录片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停往实践地点收集素材。随后成员们随时和郎大哥保持着联系,当得知7月19号临安农业局将带领相关专业人士参观和了解东坑有机茶的时候,实践团成员们即刻出发,这是成员们又一次深入实践内容。在不打扰领导和专业人员的会议情况下,成员们用视频记录了一些过程,更专业的了解了东坑有机茶这个与众不同的“有机”含义和当地合作社的重要任务。

此次活动的短暂拍摄也是下一个活动的接力开始,成员们想以记录非遗传承人郎大哥真实生活的方式拍摄,在他身上看到作为非遗传承人的“匠心”和把文化遗产发扬光大的精神,并响应和发展浙江优秀文化行动计划,实践也加强了成员们对非遗的理解。



上一条:【环资学院】“乡村振兴服务行动”纪实 —杭州满觉陇村

下一条:【艺术学院】赴诸暨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圆满落幕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