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经管学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余杭区农村居民美好生活需求调查


【发布时间:2018-07-26 16:29:50  阅读量: 次】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居民美好生活的各方面需求,7月24日,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农民美好生活需求调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各个村庄进行实地走访调查,通过村民填写的调查问卷以及访谈了解余杭农村居民对农村美好生活的需求。

余杭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发源地之一。2003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专门花一天时间来该区调研“三农”工作。总书记当年的讲话,为努力打造新时代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振兴“余杭样本”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加快形成富美田园乡村与繁华都市新区交相辉映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逐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努力打造新时代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振兴“余杭样本”,奋力谱写“三农”发展新篇章。

实践团成员们分别前往了余杭区径山镇的西山村、汪家村、上感塘等村庄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在同村民的交谈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现在村民土地大都被集体承包,村内居民基本都是失地农民,不再有农业种植收入,对农业政策也没有过多了解。除了自己外出打工或者在村内开设小卖部的居民有额外收入外,大多居民都依靠每年土地承包款和养老金生活,普遍收入都低于内心期望,但对政府养老保险政策和医疗保险政策都非常支持。

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各方面村民们也都表示出较高的满意度,村里会举行民主的选举活动,大部分村里也都有提供完善的图书馆、健身场所、棋牌室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且邻里关系较好,乡风文明。在生态生活方面,有不少村民表示近几年政府越来越关注生态建设,不光村内景色优美,空气质量也有大幅度提高。

通过今天的实践,实践团成员们对当地居民的普遍想法和诉求进行了一定总结归纳,对余杭区径山镇整体情况有了大致了解,收获颇丰。实践团希望这次的实践活动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保障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为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作出贡献。



上一条:【信息学院】信息学子获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下一条:【经管学院】铸外贸经商之魂,造企业发展之魄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