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林生院】吕山行第三站——问乡民,观村貌


【发布时间:2019-07-05 23:07:21 赖肖来 阅读量: 次】


为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全民自觉行动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形成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7月3日,“青春心向党,服务新乡村——随党振乡”团队在吕山乡横梗头、杨吴村等地考察乡村绿色发展现状并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

习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绿色发展究其要义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团队在杨吴村、横梗头等地以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形式了解到吕山乡大部分地区都以发展绿色农业为主,辅以旅游业拉动乡村经济增长。由于吕山乡发展的绿色农业品类少、经济效益差,村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较以前增幅较小,村民发展绿色产业的信心减弱。加之吕山乡的特色产业对青年劳动力吸引力不够,愿意留守在村内发展乡特色产业的青年逐年减少,整个吕山乡的绿色发展一直徘徊在暮气沉沉的边缘。没有青年,没有新思想的注入,吕山乡的发展以学习现有的发展模式为主,缺乏突破、缺乏新意。虽然吕山乡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打开这扇“广阔天地”大门的钥匙,具有新思想的青年就怀有这把钥匙,如何吸引青年自觉地留在乡村中搞产业发展成了吕山乡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团队成员在走访各村时发现,村内的大型建筑垃圾没有及时得到处理,大都随意地堆积在原地,而且每一个村都普遍存在小型个体养殖户,其主要养殖一些鸡、鸭、鹅等禽类牲畜。这些个体养殖户在村内不划区域地进行牲畜养殖导致整个村的村容村貌变得脏乱、污浊、恶臭。村民的绿色意识薄弱,很多行为缺乏规范,有待改进。

团队走访发现了吕山乡发展的问题:村民并不十分重视绿色发展,只将其当成了敷衍了事的政治任务。习总书记曾指出要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绿色发展只凭借制度的规划、章则的限制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科学绿色观念的普及需要时刻被贯彻在乡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团队成员在之后几天的实践中还需加大宣传力度,尽心尽力为村民科普生态环境的益处,希望吕山乡的村民知行合一,全民参与,共同为创造“美丽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条:【林生院】了解乡村文化走进玲珑街道

下一条:【园林学院】垃圾分类在行动,共建美丽环湖村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