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农学院】绿色乡村会有时


【发布时间:2019-07-07 13:44:56  阅读量: 次】


为深入学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宗旨,契合“服务兴乡村”的主题精神,7月6日,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农学&园艺小分队前往宁波市余姚区大隐镇章山村,开展为期一天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实践团成员通过发放传单、走访农户、张贴海报等方式将垃圾分类的要求与具体措施讲解给当地农户,为基层乡镇开展垃圾分类打下良好基础,深入贯彻实践“两山”理念,实现乡村绿色发展。即使宁波市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文明提升的重要抓手,但在大隐镇章山村中,团队发现四色垃圾桶内的垃圾依然是随意丢弃的。在团队成员走访宣传、发放调查问卷过程中,一些村民年事已高,只能依靠成员用方言向村民详细说明问卷的每一个选项,解读传单上的每一个内容。大多村民对垃圾分类表示理解,但是还有很多人持反对的态度:

“在农村弄这些东西干什么,乡下人的垃圾就一点剩菜剩饭,随便倒就可以了,哪还用得着分类?”一名大妈表示反对。

“之前有可回收和不回收垃圾的分类,已经弄了这么多年了,现在又变了。”一个大爷接受采访时抱怨道。

团队就这种现象采访了龚副镇长,他表示无奈:“垃圾分类是政策大趋势,虽然很多民众不理解,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把垃圾分类落实到基层。”

基层垃圾分类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困难重重,但更加坚定了浙农林学子们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努力成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投身基层的信念,深刻意识到建设绿色乡村中的巨大挑战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应当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垃圾分类,建设绿色乡村。



上一条:【环资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爱回家”实践团访问优秀校友

下一条:【林生院】绿色在行动——观山核桃特征,助生态经济双收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