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堆锦这一国家级非遗工艺的绚烂和瑰丽,8月2日,我校经管学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晋善晋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观了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的长治堆锦博物馆。

据了解,堆锦是一项起源于长治地区的独特手工技艺。以丝绸为主要用料,凝结了绘画、刺绣、设计等多种艺术手段。由于丝绸本身具有质地顺滑、颜色艳丽的特点,堆锦作品往往色泽鲜艳明亮,视觉效果非凡。上世纪50年代末上党地区已经发展出了成熟的堆锦工艺,时至今日,堆锦在技术上已然有了很大的改良进步。

在博物馆朱红色大门的背后是出自不同艺术家之手的众多堆锦作品。据堆锦艺术家闫向辉先生介绍,在此间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大多获得过大大小小的多项荣誉,但由于博物馆空间有限,无法向来客展示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自门口而入,右手侧小厅中悬挂着一副高2.8米、宽4米的《金母元君朝元图》。闫先生表示这一幅作品共花费四年半的时间,是以永乐宫壁画为题材进行再创作的一幅堆锦作品。由于壁画年代久远,出现了脱落、掉色等情况,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来确定画中的每一处细节,包括人物的佩饰、衣着等。并且壁画本身面积过大,在设计之初更是要考虑如何能够在保证细节和作品宏大气势的同时,降低制作难度。此外,馆内还有《花好月圆》《乐女》《百子献瑞图》等众多优秀作品。

闫先生表示,建立博物馆的初始资金来自于几位艺术家的个人资金,如今馆内藏品也是来自于不同的艺术家,而他与他的父亲闫德明先生,以及他兄弟三人共同在此近距离地呵护着堆锦这一技艺,并坚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之吸引,将堆锦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