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围绕“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主题,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践,进一步发挥“双百双进”活动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感受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的新成就新面貌的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用优异的实际来响应国家的号召。



在八月初,实践团成员抵达了位于临安区的一家私人服装制作工坊,负责人告诉实践团成员:衣服的成本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布料 价格、辅料价格、单件耗料、绣花费用、印花费用、洗水费用、纯 加 工费还有工厂利润构成的。所以正常来说,一件衣服的准确报价,必须要采购出去找到相同面料、辅料价格,还有版师用 唛 架排出耗料。如果新款要出纸样和车样,还要另外计算打样和车版费,另外还有你 的质量要求的问题,批量大小的问题高低相差会非常大,根据你的要求,厂长核算工价,加起来才得出准确报价,另外就是来料加工和包工包料的区别等等。
通过了解这家服装作坊是OEM成品服装加工的类型,以承接订单,生产成品提供到相应的品牌商。为了切合探索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实践团成员给出了一些建议与探讨
第一方面关于面料的回收与利用


在此次调研中实践团成员发现调研的服装作坊存在布料料头处理不合理囤积堆放丢弃现象。对于这一存在的问题,实践团成员向负责人提供了关于旧布料回收如何再利用的建议与探讨。
在和负责人的交谈后,负责人也表示今后会做好和建立有效渠道,废旧纺织品回收、分类明确,纯纺和混纺纺织品分开回收。确保参与废旧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的企业有完善的污染处理措施,管理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相应新时代的号召,将自己的服装作坊做的更大更好
第二反面就是关于小型企业的转型升级的探索
当地小规模服装生产企业众多,大多数只拥有最基础的几个部门,是相对较为落后的生产模式,面料浪费比较严重以及工作环境与生产条件较差,于是我们与负责人对接探讨了一下小型服装制造企业的变革之路。
当地企业目前运营方式多为接单生产,大多数有几个深度合作的品牌,但是一旦订单断了,要自发去寻找订单又是颇为麻烦的事,且订单模式工作比较单一,很难有所创新,所以我们想可以把企业重心慢慢放到技术与创新上,以品牌为主导是不错的选择。
小企业升级之路漫漫,仍需付出很多的时间,要努力地尝试与探索,我们当代设计类大学生也可以尽量眼光放“低”,走入小企业,以“小”见大,帮助发掘小型服装生产企业的大潜力,推动我国服装业由制造向创新智造变革。小型服装企业的升级转型有利于就业,有利于国内服装生产大环境的变革,我们仍需努力探索学习。


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门槛低、附加值不高,我们认为传统的OEM服装加工已经很难生存,为此我们建议注册品牌,进行款式设计、收集、营销策划的准备,当然包括电子商务的平台的探索,能否走出一条路还是未知数。
做品牌,不是说开几个网店就完事了,整合传播是指在品牌战略的指导下,运用一切传播工具为品牌加分,也就是说,无论你是终端促销活动还是高空广告,乃至企业网站上的信息,都应该向外界传播一个品牌信息,而这一个品牌信息,就是品牌的整合点。只有聚焦,才能准确地告诉目标人群,我们的品牌,与对手有什么不同,以及本品牌的核心价值。充分利用公司的一切资源,去对外发出自己的声音。
现在互联网比较发达,展现企业品牌的方式很多:问答,贴吧,文库,博客,自媒体,新闻源,微博,微信,官网,视频等等。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中国的服装业要想走出被人掐脖断后的困境,必须着眼于打造世界品牌。必须将服装设计这个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论是小作坊还是大企业想要在服装业这个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探索新时代,打造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