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诸暨的偏南一隅,有一个小镇叫岭北镇。这里虽然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但却有着闹市里没有的干净纯粹的气息。为了继承和传递“志愿服务、传递关爱”的服务精神,我校艺术设计学院领导与学生组织努力配合,组建了艺术设计学院赴诸暨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7月10日下午,实践团成员抵达岭北镇中心小学,并给孩子们分了班:1-2年级为小班,3-5年级为大班。支教活动正式拉开大幕。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这些孩子来说,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是这十天活动的关键。所以在支教活动开始之前,诸暨市科学技术局联合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团举办了“乐享机器人”——丰富留守儿童暑期科技生活公益活动。

第一天早晨八点半,孩子们陆陆续续进入教室,原本空荡荡的教室逐渐变得喧嚣起来。在得知今天有体验机器人的娱乐活动后,孩子们更坐不住了,如小鸟般叽叽喳喳个不停,实践团成员们就用动画片来安抚他们。半小时后,诸暨市科学技术局的人员通知实践团,展示机器人的教室已布置完毕,可以安排孩子入座,成员们才组织孩子们有序地进入教室。



正所谓因材施教,科技局的工作人员们也深谙这一点,所以他们在活动的材料和内容上也根据孩子的年龄而做了区分。在材料上,他们给小班安排的是操作较简单的pando机器人;而给大班安排的则是操作较复杂的aelos机器人。在内容上,小班直接从机器人入手,注重机器人的外貌及结构;大班则注重知识的灌输,如古代的鲁班和木鸟、现代的勘探机器人等等……尽管在材料和内容两方面有所不同,但科技局的工作人员在引入机器人上都采用了联想的方式,询问孩子们他们认为的机器人是什么、有什么用途。这也印证了一句话:“唤起孩子的兴趣是支教活动成功的关键。”

欢乐时光总是转瞬即逝,一转眼两个小时已经过去,到了孩子们放学的时间,孩子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有趣的机器人。一上午的机器人体验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让孩子们认识祖国科技的腾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他们合作能力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为这次支教活动开了一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