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经管学院】实地寻访——探寻东山村土地流转失效之因


【发布时间:2019-07-19 22:20:11  阅读量: 次】


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与促进。7月18日,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富裕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余姚市梁弄镇东山村,了解当地土地流转的相关情况。

在实践活动开始前,团队成员提前与东山村党总支委员何兴华取得联系并相约了访谈时间。在与委员何兴华的谈话中,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东山村与贺溪村、横路村同属一个农业生产区,但是由于小农经济观念,老百姓都是自己种自己的田,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也没有大的土地流转。这导致农产业效益偏低,农业的层次不够高。对于目前的土地流转模式,主要是农户相互之间的自发流转,流转供需不足、规模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索采取何种流转模式,制定何种规章制度,规范、高效推动东山村土地流转,如何发展规模农业、提高农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等是当前东山村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

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农民耕作生产的劳动场所,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决定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规模的重要要素。农村土地问题直接关系着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而东山村土地流转受到例如交通不便、村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限制,使得产业化运行机制不畅,严重阻滞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深入了解东山村土地流转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团队成员深入村落对村民们展开了问卷调查及相关情况的寻访。据当地居民的描述,村里的土地大多用于种植经济价值低廉的农产品,土地流转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东山村地理位置偏僻,虽然村落内部建有水果基地,但由于交通设施落后,且村落中游客资源匮乏,人们更愿意在市集购买水果,因此农户们仍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然而农户们也表示,如果招商引资取得良好效果,东山村能够引进足够的资金支持土地流转,并保证农户每月有一定的经济来源,愿意大力支持政府的举措。

此次社会实践积极响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号召,贯彻当代青年大学生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新时代思想,旨在做到精准扶贫,把乡村建设成为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乡村。



上一条:【农学院】农业与食品科学农学院Tea派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调研宁波市海曙白兰山果木厂

下一条:【园林学院】园林学院举办学生骨干系列培训大会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