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关于远方,仿佛是经久不衰。苟且,是否是为了未来的美好做铺垫?
11月21日晚,在教202有一场特别的心理研讨,来自文法学院的张帅老师为我院团校同学做出了完美的解答。从大洼村小学到浙江农林大学三尺讲台,张帅老师很平凡,但是他又不平凡。
张帅老师首先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给同学们进行了才艺展示,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低沉的嗓音,丰富的情感,一下子拉近了其与同学们的距离。尽管屋外寒风萧瑟,但是老师的歌声给在座的同学们带来了温暖。
老师分别讲述了自己不同时期的不同目标,也给同学们讲了很多自己上学时的趣事,现场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上小学时,我想当一名作家!”张老师笑着讲到。年少时的回忆美好如梦,这些诗和远方为我们的平凡生活带来了幻想和激情,为我们兜售了快乐。
最后环节是同学们与张老师的互动。同学们从自身出发,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向老师提问,而张老师以其自身经验,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这次心理研讨,意义非凡,为经管学子们更好地搭建了衔接起学校和社会的桥梁。

(图片来源:经管团学宣传部)
心怀诗和远方并没有错,那是人的初心,生活的希望。
没有人因水平淡而厌倦了饮水,所以也不要因生活的平淡而摒弃生活。
生活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的苟且。盼望我们都能认真的面对苟且,并在其中找到机会。走不过眼前的苟且就到不了真正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