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苍南栖创”实践团赴温州苍南灵溪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一)


【发布时间:2025-07-22 19:07:07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7月15日,我院苍南栖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以“探寻民俗文化脉络,感知乡村振兴脉搏”为主题的实地调研活动。通过近距离观察与访谈,力求为地方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乡村可持续发展贡献青年学子的观察与思考。

实践活动首站聚焦于灵溪镇民宿聚集区及其周边环境的考察。实践团成员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民宿,实地观察其建筑风貌、空间布局与运营模式。了解了当地民宿在保留浙南传统民居特色元素在青瓦白墙、木质结构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和休闲度假功能,形成了独特的文旅吸引力,成为连接游客与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苍南民宿周边便利店

随后,随机采访了几位当地居民,聆听当地人们最真实的声音。一位在镇上生活了数十年的老者向团队成员讲述近年来关于当地发展的变化,特别提及近年来的发展使他们在生活形式和休闲内容上有所创新。实践团成员还采访了一位经营特色小吃的本地商户,坦言随着灵溪镇旅游知名度的提升,带来了可观收入,这为实践团了解小微商户在旅游发展中的真实处境提供了一手资料。

当地特色小吃

进一步深入考察,如当地的吊桥、小河边有许多傍晚休闲的居民和前来观光的游客一起听戏曲、进行桌上博弈等。周边的许多老字号店铺依然坚持着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这些也是吸引外来游客体验地道民俗风情的“活招牌”。

当地新开发露营地

居民休憩娱乐

通过今日紧凑而充实的实地调研,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灵溪镇在守护传统民俗文化与推动现代化发展之间所做出的积极探索与取得的成效。后续,实践团队系统梳理了此次调研所获,结合当地宋窑文化历史,以助力灵溪镇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乡村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地特色廊桥

实践团合照

图片/沈云云、毛梓苧

文字/张灵馨、毛梓苧

终审/董雨鑫



上一条:【园林学院】“谷韵传薪”实践团赴杭州市余杭区永安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

下一条:【园林学院】浙东运河杭州段城乡滨水空间与建筑现状调研实践团赴杭州市萧山区的城厢与新塘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二)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