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我院“文韵兴乡”暑期实践团赴杭州市余杭区双溪村,聚焦“党建引领茶文化发展”主题开展调研。实践团走访中共临余工委旧址、陆羽泉等地标,探究革命老区以“茶 + 红色双IP”驱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双溪村党群服务中心合影留念
一、党群对接:红韵茶香的实践起点
清晨,实践团在双溪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委会对接了解到,该村将1940年成立的临余工委革命旧址与茶圣陆羽文化遗存作为发展内核。工作人员介绍,党群服务中心既是基层治理枢纽,也是红色文化与茶文化的展示窗口,墙上“稻谷捐躯”历史图片与茶廉文化展板形成时空呼应。

双溪村党群服务中心交流
二、IP 锻造:双轮驱动的振兴模型
双溪村以“红色堡垒 + 茶圣遗风”构建特色 IP 体系:市级文保单位陆羽泉周边,青石板路串联 “茶香议事亭”,党员群众围坐品茗共商村务;国家 4A 级景区双溪漂流沿线植入红色文化解说牌,将临余工委抗战故事融入生态旅游。

双溪村党群服务中心红色展板参观

双溪村党群服务中心公示栏学习
三、文化赋能:红绿交融的时代价值
实践团调研发现,双溪村通过“红色故事会”将临余工委斗争史与陆羽“精行俭德”茶人精神结合宣讲,在陆羽泉边打造“红韵茶香”研学路线,以文化育人、以业富民的实践,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提供了“红色基因激活 + 传统文化转化”的双轮驱动样本。
在党建引领下,双溪村红色历史与茶乡特色融合发展,变的是发展方式,不变的是为村民谋幸福的初心,这正是双溪村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延续。

双溪村中共临余工委旧址(张家台门)合影留念
图片/叶朱颢
文字/叶朱颢
终审/董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