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我院"青耘乡野"暑期社会实践团8名师生赴衢州市开化县开展首日资源踏勘。本次行动聚焦"探寻历史文脉"与"感悟生态魅力"双主线,通过对三大核心站点的初步调研,了解开化基本情况,为后续设计"守望乡愁·活化新生"主题下淤村项目奠定资源基础。
上午,在浙西革命斗争纪念馆,退伍老兵余水荣为实践团详细讲述了开化县的革命历史。馆内那泛黄的手稿、锈迹斑斑的武器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播放的生动影像,还原了那段革命历程。拾阶而上,进入玉屏公园的锡赉庵。开化县林业局副局长胡文浩介绍了古樟的故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团队成员认真记录,并围绕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展开讨论。

红色书籍展陈

讲述古樟历史
下午,在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内,开化林业局挂职副局长胡文浩向实践团成员介绍每一个根雕背后的历史。在这个5A景区里,生动传神的红色文化、佛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自然与动物等主题大型根雕群景观,展现了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双向奔赴。

红色主题根雕讲解
随后,在浙江农林大学开化研究院副院长蔡碧凡带领下,实践团赴开化文化客厅考察。在这里,以“纸、茶、非遗”三大板块揭开了开化生态县的发展脉络。最特别的当属入选浙江非遗的“开化纸”,如今正用于古籍修复与复制。“从红色精神到绿色实践,开化始终在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方程。”讲解员总结道。

了解开化生物廊道
本次调研中,红色传承教育推动强化实践团队的使命感与服务乡村的自觉性,绿色发展智慧启迪创新场景赋能方案。实践团队将以本次调研成果为基础,以红绿精神推动后续下淤村"守望乡愁·活化新生"的主题项目。

团队成员合照
图片/王静玲 陈诺 陈建宇 林耀辉 张珂瑜
文字/张珂瑜
终审/董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