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古韵新声,寻迹罗阳”实践团赴泰顺县罗阳镇上交垟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二)


【发布时间:2025-07-10 18:25:58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6月30日,我院“古韵新声寻迹罗阳”暑期社会实践队(指导老师:饶晓晓)一行7人走进泰顺县博物馆,开展“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主题调研。团体成员通过参观文物、访谈专家,深入挖掘泰顺文化符号的当代价值,为传统文化活化利用献策。

团队成员抵达泰顺博物馆

一、提线木偶的前世今生

  图片实践队在博物馆重点体验了泰顺提线木偶的魅力。其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浙北艺人南迁及后续泉州移民带入的提线技艺,与本地木偶艺术融合而成。队员们仔细观察色泽古朴的明代木偶头像,了解到仅头部雕刻就需二十多道工序。虽无现场表演,但详尽的讲解仍让“三尺红台现乾坤”的艺术魅力跃然眼前。

非遗提线木偶

二、库藏见证千年文脉

  成员们重点考察了馆藏珍品。其中五件国家一级文物——粉青釉瓷器(包括牧牛砚滴、玉壶春瓶等),代表了龙泉窑系青瓷的巅峰水平。在专业灯光下,这些宋元时期的艺术品釉色莹润如玉,器形优雅,生动展现了泰顺作为龙泉窑系重要产区的卓越工艺。与之相邻的罗阳叶氏宗谱,则记录了当地望族的迁徙传承,与精美瓷器共同诉说着泰顺深厚的历史底蕴。

家世族谱

三、知行淬青春,担当勇践行

  泰顺博物馆馆长高度评价此次活动,认为大学生们用年轻视角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思路,并肯定了“高校+地方”联动模式的价值。实践队后续将赴泰顺古村落、廊桥文化园等地深入调研,积极探索非遗与文旅融合的创新路径,用青春脚步丈量文化厚度,践行时代担当。

探讨交流

图片/方子翔

文字/温经沛 马锦哲

终审/董雨鑫



上一条:【园林学院】“古树长青·乡韵长情”实践团赴江西抚州市南丰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一)

下一条:【园林学院】“山水乡望”实践团赴温州市苍南县莒溪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二)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