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我院“古韵新声,寻迹罗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泰顺县罗阳镇上交垟村,开展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调研活动。团队由园林学院1名指导教师与6名学生组成,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挖掘土楼建筑价值,探索古建保护与弘扬地区特色传统文化的路径。

团队成员抵达上交垟村居委会
实践团首访上交垟村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向成员们系统介绍了土楼群的发展历程、起源、土楼建造工艺、防御体系及历史背景,为后续研究积累原始资料

村委书记向团队成员讲解土楼历史
随后,在村委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深入地考察了上交垟土楼群的核心区域。村委书记还向团队成员详细解释了土楼群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演变过程。村委书记解释说,这种布局的改变,不仅反映了家族人口变迁对建筑形态的影响,也展示了土楼居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居住空间需求的变化,引发团队成员对土楼变迁史的思考。

村委书记带领团队成员考察土楼
期间团队成员还对一位土楼内部的土陶手工艺店的店长进行了深入访谈,从而详细了解了当地政府为弘扬传统手工制陶文化和保护土楼文化遗产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团队成员与店长交谈并体验当地土陶文化
团队成员们在村委书记的引导下,对土楼群的通风孔道、排水系统等细节进行了现场调研。团队成员使用了记录设备,对这些传统建筑的细节进行了精确的记录。随后,团队成员结合现代建筑理论,分析了这些传统建筑元素的生态适应性,学到了土楼的建造艺术,还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遗产中蕴藏的智慧。

土楼风貌
图片/方子翔
文字/蔡尔晗 楼永建
终审/董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