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共‘赋’青山”实践团赴大溪村开展暑假社会实践(三)


【发布时间:2025-07-08 15:44:19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6月21日,由我院6名师生组成的“共‘赋’青山”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安吉县大溪村,开展以“共同富裕观察”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团队围绕生态型乡村发展路径,通过政策研读、资料梳理与实地访谈等方式,深入剖析“两山”理念在基层的落地成效,探寻生态优势向共富动能转化的实践样本。

图1 实践团成员实地调研

大溪村地处天荒坪镇深山峡谷腹地,竹林资源丰富,生态条件优越。过去以伐竹为生的村民,年人均收入不高,经济发展受限。随着生态保护政策深入推进,村庄逐步转向生态旅游发展,建成省级民宿集群标杆村,实现从“靠山吃山”到“守绿致富”的历史性转型。202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已突破4.8万元,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绿色产业初具规模。

图2 大溪村漂流项目

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访谈发现,大溪村已形成“景区引流—民宿配套—特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文旅产业链。以藏龙百瀑为核心的景区经济,带动28家精品民宿和农家乐共同发展,白茶、笋干等特色产品借助游客流量快速出圈。本地村民逐步从传统伐竹人转变为文旅服务者和生态经济参与者,村庄治理与社区凝聚力同步提升。

图3 特色民宿

在调研中,团队还重点关注了村内新业态的萌芽与青年返乡创业现象。咖啡馆、文创摊位等新型经营模式,正在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也提出了产业协同与服务优化的新命题。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与思考,团队成员系统总结出以生态为本底、旅游为引擎、融合为支撑的大溪村共富发展路径。

图4 村内文艺风格咖啡店

此次调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两山”理念与共同富裕战略的理解,也锻炼了团队合作与实地调研能力。成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扎根基层,结合专业所长,在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淬炼青春本领,贡献青年力量。

图5 实践团合照

大溪村的探索经验为“绿水青山如何真正变成金山银山”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也为全国县域生态型乡村建设注入了鲜活动力。

图片/訾释然、王露谚

文字/潘佳仪

终审/董雨鑫



上一条:【园林学院】“青垄ART+”脉流计划实践团赴开化县下淤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

下一条:【园林学院】“金山绿水,星村振兴”实践团赴开化县金星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一)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