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二届复旦城市治理论坛学术研讨会于雄安新区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未来城市与数智治理”,会议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承办,《复旦城市治理评论》编辑部和上海市未来研究会协办。
来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的近40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会议的核心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本次论坛共设置了数字化赋能城市治理、国家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城市数智治理、数据治理与未来城市四个分论坛,与会嘉宾围绕不同议题进行了精彩的汇报与研讨。
在国家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专场上,园林学院城乡规划学科郑迪老师提出面向大都市未来的“五预”韧性组织模式,强调预测大都市未来发展应以“预见价值角色、预判对象迭代、预演目标导向、预设系统路径和预备动力机制”的“五预法”为组织方法导向,创见预未来的韧性模式需要综合学术、政府、企业的角色优势,未来将发展“跨界整合专业平台、智能时代创新实践、联动全球顶层机构”三大方向。
在本会场的专题报告过程中,报告人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精彩的研究报告,参会人员认真聆听,会场氛围活跃。本次专题学术报告的成功开展,促进了政府、行业、专家、学者与公众之间的学术交流,将来有望对政府端输出可定义可推广的未来城市建设标准与建设指南,对行业输出可应用可负担的创新科技与科技产品,并对对学术端输出成体系的城市模型、论文专利与专项课程。未来可期,而实现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持续的落实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