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习寄语精神  展现青春担当  |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园林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携手振兴海岛,艺术赋能乡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纪实(一)


【发布时间:2023-08-06 09:41:14 园林学院 阅读量: 次】


7月24至26日,浙江农林大学“携手振兴海岛,艺术赋能乡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宁波象山的小百丈村,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鹤浦镇小百丈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村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老石屋、百亩茶园、张苍水兵工厂遗址、马筋酒庄等景点。小百丈村柑橘元素浓厚,全村有柑橘1400余亩,拥有“橘在庭院中,村在果园里”的独特美景。近年来,该村发挥生态优势,拓宽村内道路,改造危旧房,打造村口生态公园,建成了小百丈“党建+生态”休闲观光精品点,一个风景靓丽的旅游村。

实践团队自6月底至7月初多次赴小百丈村开展实地调研,对小百丈村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小百丈村是第一个实行三权分置的乡村。”村干部介绍道。在茂密橘林的掩映中,利用原生态石屋改造的安可橘宿映入眼帘。成员们了解到安可橘宿是全省首个营运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项目,由企业投资数千万将村里15幢储藏橘子的石头屋打造成了特色民宿,如今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在探访过程中,实践团队发现:小百丈村村民自建民宿逐渐兴起,橘园在田野里、道路旁、院落内处处可见。民宿产业与橘园在小百丈村的产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目前,为促进当地产业升级大力培育引进体育、文化、现代农业等业态项目,全面延伸乡村的产业生态链,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转向美丽经济建设成为了当地发展的又一命题。

为促进当地产业提档升级,实践团立足于小百丈村自身资源优势,从品牌设计开发入手开展设计实践活动,设计百丈柑橘产品LOGO、农产品包装盒、饮用瓶、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将村庄特色与产业链培育发展联系起来,赋予其生命力。同时以“山海与橘,共富未来”为主题,融合农文旅发展需求,强化小百丈村“山海与橘”的地域特征,打造村口艺术装置、建设“山海与橘”乡村会客厅,用艺术手段促进产业发展提档升级,激活当地文旅生态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7月24日至7月26日,小百丈村邀请非遗传承人陈忠敏老师对实践团成员进行石头画、瓦片画教学。实践团成员们采用当地特色材料,结合丙烯颜料,带着村民、游客共同制作。活动既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感,也带动了村民的积极性,碰撞出独树一帜的乡土风味。同时,制作石头画、瓦片画这一手工艺创造性地发展了“非遗+民宿”的形式,通过把村庄特色与非遗绘画相结合,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为小百丈村的发展添砖加瓦。

7月26日,在两天的深入调研与体验后,实践团队带着绘制的非遗作品——石头画走访考察当地民宿发展现状,并与村民们深入交流、赠予他们亲手制作的非遗手工艺品。由此,实践团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小百丈村民宿经济发展状况,并分别向本地居民、外地游客展开调研,重点了解疫情前后小百丈村的文旅状况。最终,团队从城乡规划、环境设计等专业角度对小百丈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后期项目设计提供支持。

通过本次实践,实践团成员对小百丈村的现状、未来发展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小百丈村凭借其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探索精神,为村庄打造乡土旅游度假目的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小百丈村产业提档升级、村中节点项目不断落地,未来它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同时也推动着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向美丽经济转化进程不断深化。民艺非遗传承、品牌设计开发……小百丈村乡村建设蔚然成风。

文字|王臻晟

图片|俞梦娇

审核|沈晓婷



上一条:【园林学院】园林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点亮繁星,曙光在田埂跳跃”大学生暑期实践团实践纪实(三)

下一条:【园林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反邪教知识入基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反邪教实践活动(一)



【关闭本页】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活动中心219室)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0918 传真:0571-63732721 邮箱:tw@zafu.edu.cn
COPYRIGHT © 2021 共青团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 TW.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