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解乡镇企业发展情况,7月21日,浙江农林大学化材学院“乡镇企业发展考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戴村镇开展社会实践。实践团队在院团委书记钱佳琪、林业工程学科专业教师严玉涛、应用化学专业教师袁炳楠、金小宇的带领下前往戴村镇,并与镇工会主席洪森旗、镇团委书记徐瑞开展交流讨论,为加强校政联系,共同促进乡镇发展。

交流过程中,洪森旗为师生团队热情介绍了戴村镇的基本情况,他从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介绍,其中一产农业方面,戴村镇林农资源面积五万亩,其中毛竹三万亩,黑松一万亩,茶园一万亩。当前毛竹林因为采伐成本过高,经济效益低,产业链短缺等问题暂处于一种资源荒废的状况,在这方面政府有考虑发展林下经济模式,在茶产方面也希望能与校方开展积极合作。二产工业方面,他介绍了当地拥有九龙、纳智、鄂达、海尔希等几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针对企业的发展的难点进行点对点帮扶,通过采取强化要素保障、助企服务、政策落地三个方面的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环评困难问题,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支持企业申报扶持资金。在三产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上,戴村镇注重打造“郊野公园小镇”,景区内马拉松、滑翔伞等户外活动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助力。

下午,团队前往了杭州永达木业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裘灿贤带领团队参观了生产车间,观看了木制包装的加工流程,他希望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产品的利用率,为解决当前毛竹资源的利用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团队前往了佛山村,团队在村党总支书记钟望达的带领下参观了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他介绍政府通过对电线管道整改,解决了村庄电线错乱、污水管道排放问题,同时村内设有文化礼堂、乡村数字化实验室,通过线上搭建“工分宝”小程序平台为村民文化素养积淀助力。村中还为各户村民配备了专门的停车区域,建设了公共洗衣处,特色养老配置等便民服务,解决村民的各方面生活问题。村中还设有“铁血、忠血、热血”的红色基因的英雄纪念馆,从小让孩子接触红色思想,呵护祖国的花朵。村中还有丰富的竹林资源,水库资源,云石滑翔伞、高空秋千、云山峡谷漂流等乡贤回归项目结合村中美丽的自然环境,助力家乡文旅发展。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对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生态共富等有了更深层次认识和了解,感受到了产业振兴的魅力和乡村蓬勃发展的气息。大家纷纷表示,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自身所学助力乡村发展,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化材学院)